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法院閉門審案 一對一監視記者 (《明報》,31/01/2011)

【明報專訊】「我爸是李剛」案受到全國關注,案件日前開庭時,法院面對來自各地的媒體要求旁聽時,以「法庭太小」為由拒絕。最後與包括新華社在內的5家官方媒體達成「協議」,要求報道時採用新聞通稿以換取旁聽資格,以示「公開審判」。

「我爸是李剛」案於本月26日上午在河北保定市望都縣法院開庭,來自全國的40多名記者提前趕到當地,要求旁聽此案。保定市宣傳部門將記者們統一安排在當地最好的堯韻大酒店,並派出大量人員為記者提供「一對一(監視)服務」。

用官方新聞稿換取旁聽資格

《檢察日報》報道,望都縣法院開庭公告稱,此案將公開審理,但在次日,當許多媒體要求旁聽時,卻被以「法庭太小,無旁聽席位」的理由「委婉」拒絕。但因為需要「公開審判」,保定市政法委和市委宣傳部又與新華社、《河北日報》、《保定日報》等5家官方媒體達成「秘密協議」,讓這5家媒體各派一名記者參加旁聽,以示「公開審判」,但報道時必須採用其提供的新聞通稿。

半島電視台遭禁 矢言不噤聲 (《明報》,31/01/2011)

【明報專訊】埃及昨下令停止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在當地的廣播,封殺其大篇幅的示威報道,但半島電視台矢言不會就此沉默罷休。

埃及新聞部長菲基昨下令「關閉半島電視台在埃及的所有活動及取消其牌照」,電視台在埃及的所有工作人員的記者證也被撤銷。埃及衛星電視營運商 Nilesat已停止轉播半島電視台節目,儘管埃及民眾仍可通過阿拉伯衛星通信組織(Arabsat)在開羅收看這個卡塔爾的電視頻道。

半島電視台記者諾蘭(Dan Nolan)在twitter上說:「開羅半島電視台的辦公室已被關。官方的便衣保安剛到訪,電視廣播被中止。」半島電視台發表聲明,譴責官方的目的是「審查和壓下埃及人民的聲音」,情況令人震驚心寒。「半島電視台認為這種行為旨在扼殺和壓制本台及記者進行報道的自由。半島電視台向埃及和世界各地的觀眾保證,它將繼續深入和全面地報道埃及的事件。」

敢言反專制 大量報道示威

半島電視台自1996年成立以來,為中東的阿拉伯語媒體帶來革命。在阿富汗反恐戰和2003年美軍攻伊時,半島電視台大力播放阿拉伯人觀點,敢於向美國媒體唱反調;分析家也讚揚該台對突尼斯本月變天作出的鋪天覆地報道,讓公眾知悉真相,促成專制統治者本阿里下台。去年12月,科威特因半島電視台報道當地警察在公眾集會使用武力,關閉該台在科威特城的辦公室,但電視台堅稱,他們只是在做媒體應做的工作。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半島電視台奇招反阻撓 (《明報》,30/01/2011)

【明報專訊】因搶先全面報道突尼斯「茉莉革命」而備受讚賞的卡塔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再次在埃及反政府浪潮中,突破埃及政府千方百計的阻撓,將群眾反專制抗爭席捲各大城市的實况,幾乎毫不間斷從埃及傳播開去。

儘管埃及政府積極箝制資訊流通,但中東等地依然能即時跟進埃及示威發展,部分有賴半島電視台的報道。它不僅第一時間報道執政黨總部被縱火,遍佈各大城鎮的記者更透過電話或即時畫面,無休止地報道最新局勢,直擊數千計群眾湧上彌漫催淚氣體的開羅馬路、流著血擲石的青年與揮舞警棍的防暴警員糾纏、群眾企圖將一輛燃燒中警車推上尼羅河大橋……。

記者﹕部隊在樓下待命攻擊

這些報道背後承受好些重大難關,像周五早上,該電視台的即時廣播頻道遭埃及政府從衛星平台中刪除,開羅分局的電話線被截斷,其主要新聞頻道亦受訊號干擾。記者更表示,埃及保安部隊還準備攻擊該台記者所處大廈。新聞主播亦多次表示,報道範圍受到限制,例如電話線被切斷而無法得悉部分地方最新發展,又教觀眾怎樣轉換頻道,以防訊號受干擾。

在美國留意著多間阿拉伯衛星頻道報道的阿拉伯研究專家謝哈塔(Samer S. Shehata)說﹕「顯而易見,半島報道得更全面,它有更多記者分佈埃及各處。報道傳達的迫切性,有助呈現事態的重要性。」

支持反對聲音同時播放

半島電視台的編輯方針被指支持中東起義聲音和反美活動,但它周五仔細平衡各方立場,既報道埃及官方傳媒、親政府人士意見,也陳述反對派觀點,指出埃及政府遏止國營傳媒報道示威,部分埃及著名主播更被勒令休假。它甚至將電視畫面分開兩半,一半播放示威者違反戒嚴令,在槍響和爆炸聲中縱火燒警車的即時片段,一邊傳播埃及國營電視台的開羅市平靜街景,以不同角度呈現宵禁令下的實况。

紐約時報

阿拉伯世界革命推手 半島電視台播警暴行 (《蘋果日報》,29/01/2011)

阿拉伯世界近日風起雲湧,背後共同點是卡塔爾半島電視台( Al Jazeera)。突尼斯( Tunisia)示威初現時,西方傳媒沒有太多理會,半島電視台卻大播民眾所拍到的當地警察暴行片段,令示威越演越烈,最終促成「茉莉花革命」,同樣現象亦在其他阿拉伯國家出現。

15年報道民間疾苦

其實半島開台 15年來,一直集中報道阿拉伯民間疾苦和政治危機,對獲美國撐腰的專制政府,散播了一股民間怒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東研究教授林奇說:「阿拉伯世界有共同抗爭這個意念,是半島有份創造出來。他們沒有造成這些示威事件,但難以想像沒有半島,這些事件會發生。」不過半島的報道取向,牽涉複雜的中東政治。半島被指親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卻在卡塔爾酋長命令下放過沙地阿拉伯。埃及示威周二激化時,半島沒有大事報道,令網上充斥卡塔爾跟穆巴拉克有秘密協議的傳言,一日內半島即回復鋪天蓋地的報道。

美國《紐約時報》

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南都報「因中宣部壓力」解雇記者 (「BBC」,28/01/2011)

中國資深媒體人長平周四(1月27日)對BBC中文網表示,《南方都市報》報社因為中宣部的壓力而將其解雇。

長平說:「此前中宣部的一位副部長到報社來做專題調研。之後,報社方面說他們的壓力太大,需要表明態度。」

他說,他被解雇就是南都報社表明態度的結果。

據報道,南方報業集團旗下的《南方都市報》評論部主任以及另兩名編輯也被調離崗位。

此事受到海外媒體的廣泛關注,認為中國媒體環境「日漸緊縮」。

批評政府

長平說,他遭到解雇並無其它特別原因,就是報社認為他長期寫的時評文章、批評政府「不合適」。

長平本名張平,他在南都集團工作了10多年,從南方周末資深記者、南方周末新聞部主任,之後成為《南都周刊》副總編輯。因為敢言多次遭到打壓,被解除領導職務後成為南都傳播研究院研究員。

近日,中宣部和全國記協發起了以「杜絕虛假新聞」為由頭的「三項教育」運動,分組前往各省進行「督導檢查」。

長平表示,雖然他「因言獲罪」被解職,但會繼續關注時政和撰寫文章。

在中國活躍的微博網站上,網友紛紛對長平的遭遇予以關注和同情。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中國知名時評記者遭解雇 (「BBC」,28/01/2011)

以批評政府而聞名的中國資深媒體人長平周四(1月27日)因拒絕承諾不再寫時評文章而被南方報業集團解雇。

長平在其新浪微博上說,「謝謝所有關心我的朋友。沒有特別的原因,我惟一的錯就是堅持寫時評文章。一直有人找我談不再寫,但我不能承諾,於是就選擇了被辭職。鄙視和抗議所有的因言治罪。」

南方都市報執行總編輯莊慎之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報社認為長平的一些工作「不合適」,他的合同又快到期了,故此決定不再與他續約。

近日,中宣部和全國記協發起了以「杜絕虛假新聞」為由頭的「三項教育」運動,分組前往各省進行「督導檢查」。

長平認為,他未曾涉及任何「虛假評論」,他被解聘,「應該與中國日漸緊縮的媒體大環境有關。」

此前,成都商報的記者龍燦和時代周刊的彭曉蕓因為報道政府失責行為已遭到解聘。

長平本名張平,離職前為以敢言著稱南方都市報的資深記者和專欄作家。2008 年,他撰文指責中國政府在「3-14西藏動亂」事件中阻止外媒進入現場獲取第一手採訪資料,並呼籲中國政府政府應與達賴喇嘛進行對話。

在中國最活躍的微博網站新浪上,網友紛紛對長平予以關注和同情。一位網友倡議每人匯款給長平五毛錢,來支持一個人堅持說真話。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反國家形象廣告 網上徵民間版 「數千人跪政府」代表中國 (《蘋果日報》,23/01/2011)

中共當局為配合胡錦濤訪問美國,不惜大灑金錢在美國賣「國家形象廣告」。有內地傳媒人士則發起「民間版」國家形象徵集,滙集近年內地媒體刊登或網上流傳的「震撼人心」相片,以抗衡「官方版」形象廣告,引起網民熱傳熱議,並讚譽「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國家形象」!

討薪工人被指是國家形象

由內地著名傳媒人士、《中國經濟時報》首席記者王克勤等發起的「民間版」國家形象徵集,連日已在新浪微博貼出不少精采瞬間,雖明顯與當局的「國家形象廣告」對着幹,但未受封殺。照片都是近年內地媒體刊發或在網上流傳的,滙於「國家形象」總題下,令人品味。

相片中,有討薪民工拉橫額,寫道:「讓子彈飛,讓物價飛,別讓血汗工錢飛」;有年老婆婆背柴拄杖踟躕的鏡頭;有城管驅趕小販引發下一代仇恨特寫;有數千村民下跪,要求當局改善污染問題等。從不同角度反映中國實貌,撼人心魄。

民間版國家形象引網民共鳴熱議。有網民指,與官方版國家形象廣告中那 50多名成功人士比較,「這些人物和瞬間才更真實,更能感動人,更能代表國家形象」;有網民更指,那 50多名成功人士中,至少有多人擁有外國綠卡,「讓這些人代表中國,只能是丟人現眼」。

中國國家形象廣告(人物篇)本月 17日(即胡錦濤訪美前夕)起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 CNN等媒體播放,當局視為向西方推介中國的方法。片中動用 50多位成功人士,包括籃球明星姚明、太空人楊利偉、畫家黃永玉等拍攝。但廣告播出後被轟背景呆板,人物僵化,缺乏感染力。

本報記者



-民間版國家形象廣告-



跪求不要污染
2010 4月,江蘇溧陽市化工園區排放有毒廢氣廢水污染,令當地農作物死亡,民眾健康受損,數千村民自發到化工園區堵路,下跪請願,要求政府解決。中國 30年經濟奇蹟,是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換取,備受質疑。


巴士人情冷
由網民貼出的這張相,據稱拍的是南方某城市公共巴士,座位上的乘客面對抱孩子站立的婦女,或視而不見,或閉目假睡,個個無動於衷。這種情況在內地屢見不鮮,輿論批內地部份民眾道德淪陷,社會人情冷淡,已成為阻礙中國社會走向文明發展的頑疾。



別讓工錢飛
本月 9日, 10多名湖南和四川民工在廣州街頭打出橫額,借用剛上映的《讓子彈飛》片名作為向企業討薪的口號,要求當局為他們討薪。中國經濟繁榮,某種程度是建立在對數億民工剝削基礎上的成功。通脹和物價上升,更加劇了民間的痛苦。



怒目抗城管
這張被稱為最震撼人心的照片,攝於 2007 5月的寧夏銀川市,城管沒收街邊物品時與店主衝突,店主的 14歲兒子用磚頭為媽媽解圍,被送公安局。扎着紅領巾的孩子與冷漠執法者,形成強烈對比,孩子充滿仇恨的眼神更令人不寒而慄。相片初在網易刊出,即被下令 刪除,但網民把相片傳貼。



擦出貧富懸殊
這張近年在網上廣泛流傳並引起無數爭議的相片,不但深刻揭示了內地社會巨大的貧富反差,更令人擔心的是,當擦鞋婦女背上的孩子和穿皮鞋孩子長大後,人們如何保證,他們所代表的兩個階層能和睦相處?



拾柴枝的婆婆
斑白的頭髮、弱小的身軀、踟躕的腳步、佝僂的後背,以及後背如小山般的柴枝。這張網上廣為流傳的相片,已無法查究其攝於何地、主角為誰,但拾柴婆婆的辛苦,卻令不少讀者為之灑淚,成為內地社會底層生活的真實寫照之一。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華記者官方味濃 美記者問題辛辣 (《蘋果日報》,21/01/2011)

彭博通訊社記者尼科爾斯接過咪高峯,準備向胡錦濤發問。路透社

奧巴馬和胡錦濤的聯合記者會,中美各有兩名記者獲安排提問,美國記者提問尖銳,中國記者則官方味道濃。

向奧、胡提問尖銳人權問題的美聯社記者費勒,有十多年新聞經驗, 4年前開始報道白宮新聞。

第二個提問的是中國中央電視台主播「一姐」李瑞英,她同時是全國政協委員,問胡錦濤如何加強中美人民友誼和互相了解,全無殺傷力;對奧巴馬的提問則較尖銳,問他會否「坦然接受中國迅速發展的事實」。

問胡錦濤人權問題的尼科爾斯,是彭博通訊社的白宮通訊員。除人權問題,他問胡錦濤不少國會議員不出席國宴,很多議員視中國為經濟威脅,問他如何化解恐懼, 但胡以一句「要問回他」輕輕帶過。最後提問的新華社記者劉凱東,兩條問題都淡如水,問奧巴馬中美如何加強戰略互信等,問胡錦濤中美怎樣加強合作應付全球問 題。

本報記者

美記者挑戰胡錦濤 「主席,你沒有答人權問題」(《蘋果日報》,21/01/2011)

 傳譯機出現問題,奧巴馬和胡錦濤不時望向傳譯員。美聯社

 記者提問環節結束後,兩人互相握手。

胡錦濤和奧巴馬出席完記者會後,一起離開東廳。路透社

「胡主席,我的同行先前問你一條有關人權的問題,你沒有回答。」正在國事訪問美國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記者會親身領教新聞自由國家記者的厲害。 胡錦濤被美國記者尖銳提問中國人權紀錄問題,在傳譯安排混亂下完全當沒有聽到,到記者再追問時,終親口承認中國「在人權事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胡錦濤訪美獲最高規格禮遇,白宮卻沒有白給面子,堅持要他在記者會接受記者質詢。記者會本港時間昨天凌晨在白 宮東廳舉行,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與胡錦濤先後來一輪標準開場白,大談雙邊合作。跟着第一個提問的美聯社記者費勒(Ben Feller),就單刀直入向中美元首提出尖銳的人權問題。

「我懷疑永遠得不到答案」

「你能不能向美國人民解釋,美國怎能跟一個對待自己人民這麼差、用審查和武力壓制自己人民的國家這麼親近?」 問了奧巴馬再問胡錦濤:「你怎樣解釋中國的(人權)紀錄?你認為美國人是否有理由要管這事?」奧巴馬答問時顯得相當審慎客氣,說中國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發 展階段、文化和歷史,他跟胡錦濤就人權問題有「坦率直接討論」,雙方願意求同存異在其他方面合作。

奧巴馬答了,全場記者聚精會神,想看胡錦濤又怎 樣說。但現場即時傳譯突然變了交替傳譯,傳譯員把記者問題和奧巴馬答案一次過譯成中文說出來,歷時超過四分鐘。胡錦濤期間摸着耳機,神色有點錯愕,召助手 到身旁說了兩句話,跟着沒有答問題,就接受中央電視台女記者有關中美人民交流的溫和提問,令在場記者面面相覷。

跟着提問的彭博通訊社記者尼科爾斯(Hans Nichols),卻沒有放過胡錦濤:「胡主席,我的同行先前問你一條有關人權的問題,你沒有回答,我懷疑這問題是否永遠得不到答案。」

胡錦濤解釋說,由於繙譯的技術問題,他聽不到那條問題,以為只是問奧巴馬,「你要提出這條問題,我完全可以回答。」跟着侃侃而談人權問題,原來他是有備而來,作答時雙眼不時往下瞄,偷看準備好的筆記提示。

錦濤說,他與奧巴馬會面八次,每次都有就人權問題交換意見,「中國承認和尊重人權的普遍性原則,但同時我們也認為,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必須與各國國情相配 合。對一個人口眾多又處於改革中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很多挑戰,發展人權事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說願意與各國就人權問題開展交流 對話,相互借鑑有益的做法。

白宮發言人稱,費勒當初問的第一條人權問題是有繙譯到的。保守派報章《每日來電報》記者沃德(Jon Ward)質疑,「胡錦濤應付記者會的策略是躲在繙譯大牆後,他肯定是懂英文的。」奧巴馬作答另一問題時發炮指人民幣升值不夠快,胡錦濤也沒有回應。

「頂撞領導人在京要坐牢」

《華盛頓郵報》特稿稱,記者這樣頂撞領導人,「在北京可要坐牢,不過胡錦濤不是身在北京」,指美國記者將胡錦濤逼到牆角,做到受外交禮儀所限的奧巴馬所不能做的事。

宮官員披露,胡錦濤有私下對奧巴馬說中國仍需努力改善人權,但對他在海外公開這樣說有點驚訝。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專家傅瑞偉(Charles Freeman)指這算是中國小小的讓步,「他們這麼多年來學到,給美國人拋塊骨頭,是叫他們閉嘴的好方法。」不過國內民眾不知道胡總有這說法,因為美國 有線新聞網絡(CNN)在國內直播記者會,遭當局封殺。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華盛頓郵報》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黃哲斌: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

是的,我借用了John Denver的經典老歌歌名,「Leaving on a Jet Plane」,我最近常哼唱這首歌。順帶一提,此曲於1966年發表時,原名為「Oh Babe I Hate To Go(喔,寶貝我不想走)」,好吧,兩者都能代表我的心境。

因為從昨天起,我離開了工作十六年又五個月的《中國時報》。

離開的原因很單純,不是跳槽、不是資遣,不是優離優退,而是「我再也無法說服自己,這是個值得託付的行業」。

說來矛盾,兩年前,我調回報社擔任調查採訪室記者,期間沾了一群優秀同事的光,陸續參與「我的小革命」、「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名人家族故事」、「不景氣不低頭」等系列報導,兩任總編輯給予極大的尊重與空間,一方面,這差事是值得賣命的、這報社是值得賣命的。

另一方面,我越來越難獨善其身、越來越難假裝沒看到,其他版面被「業配新聞」吞噬侵蝕的肥大事實,新聞變成論字計價的商品,價值低落的芭樂公關稿一篇篇送到編輯桌上,「這是業配,一個字都不能刪」。

然後,它們像是外星來的異形,盤據了正常新聞版面,記者努力採訪的稿件被擠壓、被丟棄。記者與主管被賦予業績壓力,不得不厚著面皮向採訪對象討預算、要業配,否則就是「不食人間煙火」、「不配合報社政策」。

一家親愛的報紙同業,甚至採取浮動薪資,廣告拉得多,業績達成率高,才能享受較好的待遇。另一家報紙主管開會時,公然指責不配合的女性同仁說,「大家都在賣屁股,你不要自命清高」。

於是,記者變成廣告業務員,公關公司與廣告主變成新聞撰稿人,政府與大企業的手,直接伸進編輯台指定內容,這是一場狂歡敗德的假面舞會;花錢買報紙的讀者,卻不知道自己買了一份超商DM與政府文宣。

所以我遞了辭呈,辭職理由填寫很翔實:「台灣報紙業配新聞領先國際潮流,自認觀念落伍告老還鄉」,我希望留下紀錄,或可作為一種溫柔的抗議,一種委婉的提醒

在此同時,我必須聲明:

一、我抗議或提醒的對象,是整體報業環境。有些同業的賣相更凶狠、姿勢更難看;而且我必須說,《中國時報》待我不薄,我也付出自己最精華的青春歲 月,如今拍拍屁股,兩不賒欠。我衷心寄望這家六十歲的老報紙,除了錙銖計較下一季的財報,也能一如老闆蔡衍明的社慶宏願,「不僅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華人媒 體集團,更能成為最有影響力、最受尊敬的媒體集團」。

二、我無意指責或鄙視任何個人,報社裡有許多我尊敬的同儕,他們大多比我認真敬業、大多像我一樣痛苦無奈,然而這時節這景氣,誰沒有老母幼子要養? 而且,我也曾是奉命行事的一份子,因此,我沒有權利批評任何人,但我必須一次又一次、反覆地說:業配新聞是欺瞞讀者的,違反專業倫理的,破壞社會信賴的怪 物。

三、先講好,我的人品一點都不高尚,我貪財、好色、嗜酒、物質欲望強、騎50cc機車偶爾會超速、曾有刷爆信用卡的紀錄。但至少,我知道,這一行有些不該跨越、不該碰觸的紅線,越過此線,左邊是山岩峭壁,右邊是斷崖狂濤,毫無閃躲會車的僥倖空間。

舉幾個例,當我跑社會新聞時,不只一位朋友找我「開店插乾股」,電玩店、理容院,他們只要我的記者名銜,我一毛錢都不必出,就能坐領乾薪,但是,我回絕了;

還有一位三溫暖大亨,打電話希望當我的「麻吉鬥陣」,我自己開條件,只要我不再寫他的三溫暖有公共安全疑慮、不再寫他因色情按摩被警察抄店,可是,我也拒絕了;

或是澳門賭場業者曾號召一個「記者砲兵團」,邀請社會記者去澳門旅遊,包吃包喝包住包女人,只要寫篇豪華賭場見聞即可,我還是咬著牙拒絕了,一位相熟的同業,三天兩夜帶了一打保險套。

各位,請再讀我的唇:我的人格並不清高,我也不是吃齋念佛,難道我不想點頭如搗蒜說「好好好好好」?我當然想,想得要命;只不過,我更相信,「人生總有非賣品」,並非世間萬物身上,都有一個標價牌。

例如,讀者的信任;例如,專業判斷與良知;例如,自己的人格與報社的信譽;例如,寫或不寫的自由權利

業配新聞破壞了這一切,奪走了這一切,它以每字一、兩百元的代價,將新聞變成廉售的開架商品、「整合行銷」名目下的一項配件、政府標案的簡報甜蜜點。抗拒業配的主管或記者,反而變成害群之馬,變成昧於現實的唱高調者,變成觀念落伍的侏儸紀恐龍。

所以,我承認自己老了,笨了,落伍了,半年前,我就決定離開新聞圈,從此投入三件事:

一、我將進行一項長期的採訪報導與評論,揭露置入行銷如何影響新聞自由、政府與企業如何藉由預算控制媒體內容,我的部落格也無限期改名為【圖解】第一次買新聞就上手》,算是我送給自己的畢業禮物,也是送給我曾摯愛的、餵養我十數年的新聞報業的臨別贈禮;

二、我將發動一項連署串連,反對各級政府花費公帑置入行銷。在各種業配新聞中,公部門以納稅人的辛苦錢收買媒體,最是可議,我常說,「政府左手伸進我們的口袋,拿錢賄賂媒體,然後將右手伸進我們的腦袋」,花博、ECFA、國光石化…政府不努力為政策辯護、不努力作民間溝通,現在連文宣廣告都懶得做,直接砸錢買新聞,這是一種最最混蛋加三級的媒體控制。

所以,我的第一步就是反對這種「掏口袋騙腦袋」的雙重剝削,更何況,現任總統當選後,曾向記協、媒改團體簽署一份「反政治性置入性行銷」的承諾書(點此放大),我們只是喚醒他的記憶而已(按此連署,部落格左列也有連結)。

這項連署的訴求對象,當然包括朝野政黨。民進黨執政時,以置入行銷控制媒體的紀錄也很抱歉;早在七年前,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就打算統一發包買媒體,我當時發表一篇「游院長,為何『置入』錯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溫故知新。

三、凡是任何機關、團體、學校、機構對此議題有興趣,只要人數超過三十人,歡迎寫信到news.onsale@gmail.com,或在部落格左上角留言板以「私人留言」邀請,我都願意無條件演講分享,我一概婉拒演講費、車馬交通費,也請勿準備排骨便當、雞腿飯或西點小餐盒,開水我會自己帶

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願意與任何人交流溝通「媒體置入行銷」議題,特別歡迎各級政府新聞聯絡單位、企業公關部門、廣告公關公司或媒體採購人員、媒體經管階層或業務部門,以上不受人數限制,蔡老闆、王老闆或其他老闆尤其歡迎(大笑)。

最後,這裡從一個貼貼小孩照片、聊聊喝酒讀書、發發中年牢騷的部落格,被迫轉型為一個機機歪歪的議題部落格,實非得已,還望黃大寶、黃二寶的粉絲別打我。

我最近重讀五年前,前輩記者林照真在《天下》的深度報導:「誰在收買媒體?」,感觸益發深刻;五年來,台灣媒體的怪狀不但沒變少,而且業配手段越發「狗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沒筆誤),從業者的痛苦掙扎尤甚於前。

幾年前,我仍任職於中時電子報,當時目睹業配新聞「和平崛起」,廣告主試圖介入新聞產製流程、試圖讓記者與編輯成為企業公關部門的附庸。然而,編輯 部至少還肩負守土之責,換句話說,「吵完一架大多還挺得住」;而今,零星戰役早已結束,專業倫理的防線一路潰退,除非你抱定「不幹最大」的決心,否則只能 眼看新聞版面逐步被廣告侵蝕、瓜分,更可怖的是,你無法望見未來的底線。

這故事一言難盡,我們就從明天開始。

【註】此文歡迎助印轉寄,不提作者或出處網址都行,只要附上文中連結即可,無論你要按一個讚,或按一個幹,我都沒意見。

我相信,以中時的言論自由風氣,這篇溫柔提醒不會招致任何形式的文字獄;萬一,我的部落格莫名其妙被「河蟹」了,被「網路長城」了,我希望中時當局給我一個合理說法,否則我會嚴正抗議「馬英九還我牛」。同時在另一個部落格裡,我會持續書寫,不會就此閉嘴。

黃哲斌博客 
http://blog.chinatimes.com/dander/archive/2010/12/13/579524.html

台灣媒體陷入有償新聞泥潭 (《亞洲週刊》,02/01/2011)

資深記者黃哲斌辭職,挑起台灣新聞界有償新聞的結構性問題,引起台灣新聞界地震,他發起連署「反對各級政府花費公帑置入行銷」,支持者熱烈,而中國大陸資金在台灣的影響力也受關注。



你相信新聞嗎?電視台一檔時事節目解析政府的最新科技政策,如果背後是一小時百萬台幣的交易,那該如何?報紙上整版新聞描寫官員來訪,背後卻是數十萬至數 百萬的金錢買賣,那又如何?如果資深媒體從業者告訴你,他們的報紙和電視已經有三成甚至半數內容淪陷為有償新聞,你還會相信你看到的新聞嗎?

這是近年來,台灣新聞界無不以為恥,但卻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泥潭。

十 二月十三日,《中國時報》資深記者黃哲斌在部落格(博客)以一篇博文「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引起了新聞界地震。他在文中貼出自己離開工作了 「十六年又五個月」的《中國時報》的辭職信,在辭職理由那一欄,他寫:「台灣報紙業配新聞領先國際潮流,自認觀念落伍告老還鄉」。

所謂業配新聞,意即客戶買下的新聞內容,與廣告不同的是,內容刊登在新聞版面,以報道的形式寫客戶需要的內容,有些會註明「專輯」、「編業」,但有些並無註明,讀者完全無法分辨其與普通新聞的區別。這樣的有償新聞,台灣也稱?對媒體的「置入性行銷」。

「新 聞變成論字計價的商品,價值低落的芭樂公關稿一篇篇送到編輯桌上,『這是業配,一個字都不能熘』」,黃哲斌在博客裏說,越來越難假裝沒看到「版面被『業配 新聞』吞噬侵蝕的肥大事實」,「記者變成廣告業務員,公關公司與廣告主變成新聞撰稿人,政府與大企業的手,直接伸進編輯台指定內容,這是一場狂歡敗德的假 面舞會;花錢買報紙的讀者,卻不知道自己買了一份超商DM與政府文宣」。

黃哲斌同時也強調,這並不針對某一家媒體,他抗議或提醒的對象,是整體報業環境。「我再也無法說服自己,這是個值得託付的行業」。

有償新聞結構性泛濫

黃哲斌發表博客後的第一天,他的電話幾乎被打爆了。他沒想到獲得那麼多支持,他所發起的《反對政府置入性行銷》連署,在第一天已經獲得一千零七十八個單位以及個人參與,至今已有約四千人參與。

而對新聞理想尚存的同行來說,黃哲斌無非是說出了大家心裏共同的憤懣。

在 另一家傳統大報供職超過八年的資深記者在看了黃哲斌的博客後,連聲叫好。在他看來,台灣媒體的置入行銷問題已經是結構性的:「開始是政府機構或者商業機構 拿錢來買報紙的新聞,比如勞委會要宣傳失業情況,通過報社業務部門,一個版面頭條買你八萬(約合兩千六百七十六美元)到十萬台幣,報社業務部門把任務交給 編輯部的企劃組,再由企劃組發配給記者;而發展到現在,政府機構每年會有固定的『宣傳預算』,留作置入行銷使用,而報社會有業配新聞的業績目標,業務部、 編輯部,甚至下屬的記者個人,所賣出的業配新聞金額,都算作業績考核指標!」

在亞洲週刊獲得的一份內部資料顯示,一份大報每個月都會向內 部員工公開本月「編業績效」,如「編輯部六月編業績效,由企畫組執行,合計五十五案、金額一千二百六十九萬四千一百元,比五月的五十五案、金額一千九百二 十萬元,減少六百五十萬五千九百元,負成長百分之五十一點二五;編輯部協助業務部(扣除企畫組重複部分)、金額二千四百三十三萬元,比五月的金額一千四百 五十五萬元,增加九百七十八萬元,成長百分之六十七點二。」

近三千七百萬台幣,是該報一個月的編業收入,即有償新聞收入。而當編業收入下滑時,還會配上點評:「針對編業案件的負成長,編輯部昨天召開會議研商,希望在下半年可以再往上提升。」

「你要記得,這不是說廣告,是說新聞版面哦!」知情的記者一再地提醒我。

在本地政府購買新聞這件事上,並不分藍綠媒體。被認為是綠營電視台的一位新聞記者告訴亞洲週刊,在他們的電視新聞裏,甚至包括最有口碑的深度專題節目,常常有三分之一淪陷為有償新聞,專題節目也賣過一小時一百萬台幣的數目。

「一條政府新政策,其實原本有新聞價值,值得獨立報道,但現在發展到不給錢就不做。不光是新聞有價失去了公信力,而且有償新聞會擠掉原本好新聞的空間。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新聞是賣錢的,你能想像嗎,許多原本該關注的議題,根本沒人關注了。」這位電視新聞人說。

化整為零記者抽成

在台北縣跑過多年地區新聞的一家大報記者對亞洲週刊表示,在地區,媒體置入行銷的情況更比中央新聞要嚴重得多。

他 告訴亞洲週刊,根據台灣的《政府採購法》,預算超過十萬的政府採購項目都要上網公告,公開招標,所以,對媒體置入行銷的金額,往往是拆分成許多個「九萬八 千元」來進行的,「九萬八一個案子,你問所有接觸過的人都知道。這叫做化整為零。一個政府部門三百萬的宣傳預算,也是拆分成九萬八、九萬八、九萬八來進行 的。一個案子,記者有時可以拿到一成左右的抽成。」

他講述了更細節的情況:「比如縣教育局推一個政策,政策內容希望媒體宣傳,編輯部往往找比較『可靠』的記者來進行,兩篇文章、一幅配圖,統共一千字左右,大概能拿個上萬元台幣。」而在台灣,普通新聞記者的平均月收入大約在四萬至五萬台幣左右。

「我就做過這樣的案子」,這位記者毫不掩飾,「這樣的收入,是不會打進工資卡裏的,主管會讓我們提供另一個人的帳戶,而不是我們自己本名的帳戶,比如朋友、家人,以規避審查。」

「我 知道我不乾淨,可是同行都在做,你能不做?你能說這個錢我不拿?那同行怎麼想你?老板怎麼想你?你這麼自清是什麼意思?」這位記者不斷自嘲:「以前我們做 新聞,在意的是一個字、一個字、一個字的斟酌,現在在意的是,一個零、一個零、多一個零、少一個零。錢變成唯一重要的事。」

這位記者先於黃哲斌離開了新聞業,只是他走得悄無聲息,「沒意思,我原本連這些也不想告訴你」,他已經對這行業徹底失望,連揭露的興趣都沒有了。

在黃哲斌的博文發表前一個月,監察院也發布了一份關于台灣媒體置入性行銷的調查報告。

中國大陸置入台灣新聞

提 交這份調查的監察委員吳豐山,曾在媒體有三十年以上從業經驗,他對亞洲周刊表示,正是「深知傳播事業如能發揮正面功能,對國家建設可以做出貢獻」,同時深 感「傳播事業接受新聞置入性行銷是慢性自殺行為,政府從事新聞置入性行銷則是一種明顯的墮落和腐敗」,才用監察委員權責做了這項調查。

在這份調查報告中,吳豐山不點名地指出具體案例,如:「零九年十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以新聞形式於報紙刊登全版,訪問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玉振陳述客家基本法,並配有黃玉振主任委員照片。事後黃玉振主任委員承認給了某報四十萬元、某報六十萬元。」

「某 報二零一零年八月八日湖南省系列報道——專輯A十二版:『錦铟瀟湘湖南快樂行』、『八大精品旅遊路線 遍覽三湘四水明媚風光與名勝古蹟』配合中國大陸湖南省委副書記梅克保率領的考察團來台,以『新聞』形態呈現,涉及置入性行銷於新聞中。」並特別註明:「本 院掌握中國大陸與台灣媒體某某系列報道之合約書,條文載明雙方『付款方式,以匯款方式支付』,足證有對價關係,以金錢購買新聞,涉及置入性行銷。」

兩岸關係日趨緩和,但中國大陸卻成了最新的台灣編業新聞買主。

吳豐山還引述台灣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的觀察:今年前九個月,台灣主要報紙新聞受中國大陸「置入性行銷」的數目高達二百四十五則,超過去年的一百六十五則,創歷史新高。

這 份報告,吳豐山原本提案糾正行政院、新聞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以及陸委會。但前三項糾正在監察院內部引起激辯,有監委認為這部分「無法可管」,新聞局也 回覆稱「基于尊重新聞自由之立場,宜由道德層面來推動」、「不宜制定專法管制政治廣告或置入性行銷」;最後提案只通過了糾正陸委會。

監委指出,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規,大陸地區物品勞務在台灣刊登廣告有明確規定,而目前大陸廣告化明為暗,規避法令,各機關購買台灣新聞的版面,行銷省市,?配合首長來台,塑造親民及愛民的形象,涉及置入性行銷。

「不敢管行政院,只好管陸委會!」明瞭於心的台灣媒體人表示,中國大陸機關購買台灣新聞當然嚴重,但根源還在台灣新聞界自身的病態。「大陸行銷,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整個新聞業都快爛掉了!」

吳 豐山在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表示,台灣的置入行銷泛濫有其歷史性原因:「台灣在一九八八年解除戒嚴後,有兩種情勢同時出現:一是媒體種類和數量大量增加,二 是由於產業結構變遷以致廣告大餅大幅萎縮。這兩種同時出現的情勢,使得媒體生存競爭異常激烈,新聞置入性行銷就應運而生了。」他也特別提到:「商人從事置 入性行銷,為時已久,但政府從事置入性行銷,是近四、五年的事。」

五年前,前資深記者、現傳播學者林照真在《天下》雜志刊文《誰在收買媒體?》,已經把炮火指向置入行銷,而今情況愈演愈烈,除了金融危機等外在因素威脅媒體生存環境之外,林照真認為,新聞議價模式的形成,在台灣早已不是特定媒體或個人操守的問題,而是結構使然。

要求政治力退出媒體

那 麼,該管媒體,還是管政府?無論監委吳豐山,還是記者黃哲斌,都同意向公權力施壓。吳豐山對亞洲週刊說:「我們一方面必須認定政府從事新聞置入性行銷是欺 騙行為。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強調政府的職責就是在維護市場秩序。新聞自由不容打折扣,但市場秩序的維護是另一回事。政府不能善盡管理責任就是失職。」黃哲 斌則說:「由于現行法規對業配無法可管,最可行的路徑是向公部門施壓,利用各種公民行動,要求政治人物遵守承諾,要求政治力量退出媒體,後再擴大到一般企 業,甚至訂定法令強制廣告必須揭露。」

用另一位資深新聞人的說法:「說得難聽一點,管不了妓女出來賣,但可以管嫖客不要買!」他在不久前也告別了曾付出過青春和理想的報紙,「台灣歷經艱難才贏來的新聞自由,經不起這樣糟蹋。」

公 民掙來的新聞自由,公民必須自己去擦亮它。行動已經開始,最新的進展是,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與學者、公民團體商會後,決定明年一月組成聯盟,推動修法,禁止 政府置入性行銷。黃哲斌之前所在的《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張景為也表示,置入行銷是台灣媒體整體面對的問題,立法解決不失為方向。

「這是一條不容易的道路。但至少,有不少人已準備打這一仗。」黃哲斌說。

.張潔平

突尼斯記者採訪騷亂中流彈亡 (《明報》,17/01/2011)

歐新社的32歲德法混血攝影記者多萊加(Lucas Mebrouk Dolega,圖)上周五採訪突尼斯騷亂時,被催淚彈擊中頭部重傷,延至昨日不治。突尼斯總統阿里在連日騷亂後被迫下台,流亡沙特,而阿里的總統安全局長謝里亞迪及其助手亦於昨日被捕。

(歐新社)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無國界記者」組織關注中國新聞管制 (「BBC」,14/01/2011)

中宣部、中央政法委近日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刑事案件報道工作的意見》,為2011年中國新聞管制定調。

來自總部在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消息,由於屬於國家機密範疇,中宣部官員在會上把指示傳達給媒體,會議期間不允許任何人做筆錄。

據了解,指示不談社會、經濟問題,重點放在禁止談及房價、物價、貪污腐敗、強行拆遷、戶口、社會保障、反政府情緒等等。

指示把犯罪行為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分為四等,而媒體不得談及重大犯罪行為。

另外,有關天災和嚴重事故的報道數量不得超過一定額度。

與此同時,中宣部還通過禁止各地方報刊之間交換信息、禁止記者回答外國媒體提問等方式,限制信息流通範圍。

就此,「無國界記者」表示震驚。該組織認為,這表現出中國共產黨為控制信息用盡心力,也反映了中國審查的嚴重程度。

「無國界記者」在網站上發表的聲明說,「指示的目的是破壞異見者、維權人士、積極活動的公民記者之間多年來業已形成的網絡」。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八旬翁疑因病跳樓亡 事件中有人涉濫權妨礙新聞自由 (《華僑報》,10/01/2011)


【專訪】氹仔孫逸仙大馬路寶龍花園金龍閣昨日下午二時發生一宗墜樓死亡事件。一名有長期病患的長者,疑因病厭世,跳樓輕生,跌在三樓平台,傷重死亡。

司警消息稱,經查明,案件初步無可疑,為自殺個案。死者姓周、男性八十歲,澳門人,居於上址。

事件屬於長期病患人士自尋解決事,一件不幸的社會問題個案。惟年中此類案件亦常有發生,但在昨日的一案卻涉有警員濫權及妨礙新聞自由了。

記者昨日接報有墜樓事故發生,據報到場採訪,了解事件和拍攝。在記者抵現場時,疑自殺的重傷者已送醫院,警方亦用膠帶封鎖了現場一帶。但在記者擬拍攝現場環境時,就遭兩名男女軍裝警員所阻止。一名男警員以手阻擋記者鏡頭,指要出示記者證才能給予拍攝。

事實上,公共場所只要不是面對面的強攝或涉私隱就是任何人士均可影相,一般場合又非警員管轄能力範圍內,何況在警方的封鎖線外,又如何要記者證呢?◇ 

向趙連海致敬 粵報總編撤職 (《明報》,10/01/2011)

【明報專訊】據法國傳媒報道,廣州《時代周報》總編輯和評論部主任被雙雙撤職。《時代周報》在去年12月曾在「影響中國進程的時代100人」中,向被囚的維權人士趙連海和多名《零八憲章》簽署者致敬,已被當局下令「整頓」。

《時代周報》隸屬廣東省出版集團。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在《時代周報》評論部主任彭曉蕓被強行「休假」之後,總編輯宋繁銀也被解職。而彭曉蕓去職的表面原因是在「時代百人」評選中,將趙連海等人列入名單,而根本原因,是《時代周報》此前的評論版多次觸及宣傳部門「紅線」。

《南都》主編接掌

據稱,接替宋繁銀職務的是資深媒體人陸暉,此前,陸暉曾擔任《南方都市報》深度版主編、網易公司華南區市場總監等職。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蘇鑰機、陳韜文:香港傳媒公信力:整體下跌但不遜英美 (《明報》,05/01/2011)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過去10 多年都調查新聞傳媒的公信力,最近一次在2010 10 月底至11月進行,共訪問了1206 18 歲或以上香港市民,成功率是65%

調 查採用電話隨機抽樣方式,由中大傳播研究中心負責訪問,所問的兩條問題也和歷次一樣: 「我會逐一讀出香港個別新聞媒介機構的名稱,想知道你覺得它們有多可信,你可以給1 10 分,1 分表示可信度很低,10 分表示可信度很高」; 「整體香港新聞媒介嘅可信度有多高呢?」

這次調查有幾項特點:
(一) 和上一次調查的距離時間較短,只有約一年半;
(二) 同時訪問了一些15 17 歲的年輕人;
(三) 加入英美及中國大陸的一些傳媒機構以作比較。

公信力分數全面下跌

表一列出今次及以前香港傳媒公信力調查的結果,其中值得注意之處頗多。最令人意外的是這次公信力分數全面下跌,不單跌幅明顯,而且所有新聞機構無一倖免。整體的傳媒公信力由接近6.8 分跌到6.4 分,電子傳媒由6.9 分跌到6.3 分,而整體報紙的分數更由6.5 分跌至5.9 分。

為何傳媒公信力評 分在一年多之間全面下跌?為何有些機構跌得多而有些跌得少?會否是抽樣出了問題?筆者比較過上次及今次的樣本人口特徵,發覺兩者並無顯著差別,首先排除了抽樣過程是導致下跌的因素。另一個可能是最近一年有一些重大傳媒事件,足以影響市民對傳媒的觀感。但翻查2010年的新聞大事,只有個別電視台涉及股權變動傳聞,應該不會影響傳媒的整體表現。

這個調查結果不容易解釋,經過和一些資深傳媒人商討,發覺可以嘗試從幾方面去理解這個現象。第一個可能是市民生活方式改變,資訊渠道增多,尤其是來自網上的免費信息。他們對傳統新聞傳媒的日常接觸和興趣都減弱了,因而產生疏離感,可能引致評分下降。

有待進一步分析研究

第 二個可能是,一些普及和有影響力的傳媒機構,其表現在過往一段日子或許太煽情,或許在一些報道中作了「自我審查」,或許言論不夠持平。市民記得某些負面的報道事件,累積下來便逐漸影響對個別機構的觀感,甚至連累及傳媒整體的形象。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一些有較多受眾的媒體的跌幅較大,而一些受眾人數較少的機 構的跌幅較低。上述的猜想可能有些道理,也許有別的因素,甚至是上一次調查的分數原來就特別偏高,這有待下次調查作進一步分析研究。

數據分析顯示,2009 年調查中,各項人口特徵如性別、年齡、教育、職業及家庭收入,對公信力評分沒有影響。但在2010 年的調查,卻發現有下列特徵者的公信力評分明顯偏低:男性、45 歲或以上、中三或以下學歷、家庭月入低於1.5 萬元、退休人士。是否高年齡、低學歷、低收入的男性面臨更大社會壓力,他們對社會有不滿情緒,甚至連新聞傳媒也不信任?這有待探討。

電子傳媒分數較報紙為高

從結果可見,公信力評分其實和傳媒機構的性質有關,一般而言電子傳媒的分數較報紙為高。評分也和機構的歷史長短有些關係,愈悠久的傳媒其公信力愈高。但公信力和市民對傳媒的認知程度不一定有關係,這在下面有關外地媒體的情况可以看到。

愈悠久的傳媒公信力愈高

我們在最近的調查特別訪問了119 15 17 歲的年輕人,雖然他們的數據未有納入表一作統計(因要和以前的調查的做法一致)。比較這些年輕人和其他人的公信力評分,他們原來對傳媒有不同的觀感。這群年輕人對傳媒公信力的評分一般偏高(約0.4 分),信任無綫電視多於香港電台,他們覺得可信的前6 名報紙分別是《明報》、《南華早報》、《星島日報》、《虎報》、《經濟日報》和《都市日報》。這相信是和他們日常在學校和家庭使用傳媒的習慣有關。

2010 年的調查中,我們選取了英國和美國的幾個有代表性新聞機構,又加入中國大陸的一些著名媒體(鳳凰衛視總部設在香港,但主要觀眾在內地),請香港巿民為它們作公信力評分。從表二可見,外地電子傳媒的評分都比報紙的為高,而英美的傳媒評分又要比中國大陸的高。外國方面,英國傳媒的評分高於美國的,中國大陸方面民間色彩較濃的傳媒就比官方傳媒更可信。

表 二的「評分人數比例」顯示了整體巿民對個別傳媒的認知程度,比例愈高便表示認識的人更多(例如中央電視台)。而「標準差」一項則說明巿民意見的分佈情况,數值愈高代表意見愈不一致(例如中央電視台及《人民日報》)。香港市民比較認識中央電視台和鳳凰衛視,但對它們的評價卻較為分歧。香港市民對《南方周末》 這份周刊最陌生,評價差別也大。認為自己認識《泰晤士報》、《紐約時報》、BBC CNN 的市民不算多,但願意評分者對這4 間機構的評價就較為接近。

8 個外地傳媒的評分和香港傳媒的作比較,原來BBC CNN 的分數與香港電台和無綫電視的差不多。鳳凰衞視和中央電視台的分數則貼近較低排名的香港電子傳媒。報紙方面,《泰晤士報》和《紐約時報》的分數與《經濟日報》和《信報》的相近。《南方周末》和《人民日報》的位置就排得較後。

港人覺得本港傳媒公信力不比外國差這些結果反映,香港市民覺得本港新聞機構的公信力尚佳,不比外國的差。「精英電子傳媒」方面,香港和英美的評分差不多,而且在香港人眼中,香港一些「精英報」的評分比英美的更高。和大陸傳媒的公信力評分比較,香港傳媒的優勢更明顯,足見香港社會有頗高的新聞自由度和開放程度。

作者來自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港傳媒公信力破新低 學者:因未反映霸權社况 (《明報》,05/01/2011)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香港傳媒公信力」調查顯示,香港傳媒在市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全面下跌,電子和印刷傳媒無一倖免,評分更跌破1997 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新低點。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認為,傳媒未能回應過去一年升溫的仇富、反政府情緒,在期望與報道落差下致公信力下跌。

中文報章明報公信第一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自1997 年起,每隔數年就市民對香港傳媒公信力作調查,至今第5 次,對上一次調查為2009 年,當時不少傳媒機構評分均上升。中大於去年10月底至11 月訪問了1206 18 歲或以上香港市民,回應率為65%,整體傳媒機構、電子傳媒、報紙評分全線報跌。排名方面,中文報章以明報居首,南華早報則是全港最具公信力。

中大:資訊渠道增致疏離感

負責調查的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指出,過去一年並無涉及傳媒公信力的重大新聞事件,可能是市民資訊渠道增多,與電子及報紙傳媒產生疏離感致評分下跌,亦有可能因煽情及自我審查的報道不斷累積,影響市民對整體傳媒機構的觀感。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對結果感到憂慮,認為2010 年「自我審查」問題實有改善,「如果他們對事不對人(傳媒)還好,現在似乎是對人(傳媒)不對事」。她坦言調查結果對傳媒「敲響警鐘」,擔心市民想法一旦成為既定觀念,成普遍印象,將需要更大力量才能扭轉。

她 估計,市民獲取資訊渠道增加,感到傳統傳媒做得不夠,影響對傳媒信任,「為什麼網上看到的與報紙不同?」她亦點出,傳媒薪酬福利偏低,致資歷深的記者不斷流失,市民或感到傳媒質素下降。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出,過去一年有關政治、民生的社會運動增加,市民對仇富情緒升溫,但市民未見傳媒反映霸權情 况,更很倚賴地產商廣告,兩者出現差距,或導致公信力下跌。

另外,中大今年額外訪問了119 15 17 歲年輕人,發現他們對傳媒公信力評分一般較成年人高約0.4 分。他們認為最可信的電子傳媒為無綫電視,報紙首4 位依次為明報、南華早報、星島日報、英文虎報。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韜文認為,年輕人較少接觸傳媒,要求亦相對較低。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2010 年全世界 57 名記者遭到殺害 (「BBC」,31/12/2010)

「無國界記者」組織發表的一份年度報告顯示,2010年全世界有57名記者被殺害,記者死亡數字最高的國家是巴基斯坦、伊拉克和墨西哥。

報告說,2010年記者遭到殺害的數字低於2009年,但是被綁架的人數卻有所上升。

報告還說,記者在戰場死亡的事件有所減少,而犯罪團伙和武裝分子殺害記者的事件卻在增多。

2010年在巴基斯坦遭到殺害的記者人數是11人,列第一位,在伊拉克和墨西哥分別有7名記者遭到殺害。

和2009年76名記者遭到殺害的數字相比,2010年的數字減少了25%。但是,在2010年有51名記者遭到綁架。

報告說,在很多情況下,記者成為綁架者討價還價的籌碼。

「無國界記者」組織說,媒體工作者是遭到犯罪分子殺害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

這個組織呼籲各國政府把殺害記者的犯罪分子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