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抽廣告恐嚇傳媒 港鐵無恥 (《蘋果日報》,22/04/2011)


【本報訊】港鐵透過廣告公司近日向各大報章發出「警告信」,向廣告部重申「傳媒指引」,直言一旦報章刊登港鐵負面新聞,保留抽起廣告的權利,更要求廣告部與記者「溝通」。警告信引起傳媒及政界譁然,記者協會及立法會議員齊聲譴責港鐵踐踏新聞自由。作為大股東的港府即時置身事外,聲稱對事件不知情,卻難以洗脫縱容港鐵之嫌。

記者:白琳、黃偉駿

「本文謹代表公司客戶『港鐵』,向貴報提出加強刊登廣告指引……」港鐵廣告公司 OMD(浩騰媒體)近日去信通知各大報章廣告部,若報道任何關於港鐵及其海外公司的負面新聞,包括鐵路事故,港鐵保留取消或抽調廣告的權利。信件又叮囑廣告部與編輯、記者「溝通」。

港鐵公關部深夜發表聲明,表示港鐵公司無意在事故發生時,取消預訂的廣告版位,港鐵一直尊重新聞自由。

致電各報補鑊圖淡化事件

據了解,港鐵「警告信」的導火線是《明報》本月初報道,港鐵走法律罅,就日出康城第四期入則趕搭「發水尾班車」。同一版卻刊登港鐵每晚檢查路軌的廣告。港鐵一方遂向《明報》表示不滿,引發爭執。為免類似尷尬事件重演,港鐵向各大報章發上述警告信。此信隨即引起行內不滿, OMD昨天逐一致電各報「補鑊」,聲稱只是解釋抽調廣告安排,企圖淡化事件。記者昨晚致電《明報》總編輯張健波,他表示正在趕稿即掛線。

政府發言人表示,港鐵董事局會議從沒提及上述信件,也沒討論抽廣告等相關事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也從未讀過這封信。董事局日常主要討論營運大方向,不會觸及日常運作。

據了解,政府昨天有高層官員讀過此信,對內容大吃一驚,又形容港鐵此舉相當愚蠢。如此無理抽廣告,只會引起不必要麻煩。該名高官預計事件勢必嚴重影響港鐵形象,政府應弄清事件並責成港鐵盡快向公眾交代。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指出,若廣告公司純粹與報章廣告部溝通,純屬商業運作。但此信明顯列出所謂傳媒指引,要求廣告部通知編輯及記者,就算沒有指明嚴禁報道港鐵負面新聞,左右編採方針的企圖昭然若揭,「記者唔負責廣告,只負責跑新聞,做咩要話畀佢聽可能要抽起廣告?就係想影響佢嘅判斷。究竟港鐵將新聞界當做咩?係咪有錢就大晒?」

麥燕庭指出,大企業的廣告部就負面新聞接觸編採部管理層非新鮮事,但從未聽聞有白紙黑字的指引,而且信中提及的「負面新聞」內容廣泛,呼籲各報章主管站穩立場,勿向財團低頭,「如果大家接受呢封信,前線記者會受好大心理威脅,日後咩都唔使報。咁公眾利益喺邊度?八達通出賣港人私隱,係咪唔寫得?反高鐵係咪唔講得?其他公司更加可以彷效,報紙就變成商界喉舌,唔再企喺市民嗰邊。」

促港府檢討港鐵推廣手法

麥又批評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今次責無旁貸,竟然縱容港鐵以廣告威脅報章,干預新聞自由。記協今天將去信港鐵予以譴責,要求對方盡快收回此信,並促請港府檢討港鐵的推廣手法。

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形容此信「露骨」,赤裸裸踐踏新聞自由,「大陸最興動員富商向傳媒威脅抽廣告,估唔到香港都會變成大陸,越來越混賬。」她又斥港鐵不知新聞自由為何物,「竟然叫廣告部指示記者,知唔知咩叫編採獨立?簡直豈有此理!」



港鐵「警告信」中譯版

日期: 2011年 4月 19日
關於: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本文謹代表本公司客戶「港鐵」,向貴報提出加強刊登廣告指引。假如出現下列情況,本公司有權取消或重新安排任何於貴報已預訂廣告,因有關情況有違刊登廣告目的及減低宣傳效用。
假若港鐵發生事故,貴報作出以下報道:
1. 任何涉及港鐵列車、路軌、系統和網絡事故
2. 任何關於新近、過往或重複事故的新聞報道
假若負面報道涉及港鐵品牌:
1. 涉及在港、大中華區及海外的港鐵企業
2. 涉及附屬公司及其產品/服務,包括港鐵商場、物業及項目
3. 涉及任何港鐵企業的員工及持份者
4. 任何會令本地讀者聯想到與港鐵有關的外地事故
我們懇請你清楚解釋以上內容給貴報內部員工,包括廣告編排組、編輯及記者。如以上提及的事故及/或新聞會於已預訂廣告的日子刊出,請立即知會我們的媒體組。我們將與客戶商討,及盡快建議是否需重新安排/取消廣告。
假若任何涉及以上內容的突發新聞在午夜發生,未能事先通知,貴報廣告編排組需避免廣告在同一版報道出現,但仍需確保我們的廣告刊於在前列版面。
多謝你的合作。


學者斥言論踐踏新聞自由

【本報訊】港鐵以抽起廣告恐嚇傳媒,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形容港鐵以白紙黑字出信,儼如「恐怖分子」,干預新聞自由。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諷刺港鐵高層的公關手法非常笨拙,自毀企業形象。

公關手法非常笨拙

杜耀明表示,過往大財團以抽起廣告來報復傳媒的負面報道經常發生,但多數私下施壓,從未見過會白紙黑字赤裸裸地恐嚇傳媒。他指出必須譴責港鐵踐踏新聞自由,「你估傳媒想寫你 o架咩?港鐵應該好好反省!」要求港鐵向公眾鄭重道歉。

冼日明表示,港鐵的公關手法非常笨拙,形容完全不合格,相信今次事件將會成為日後市場學一課重要的教材。他認為港鐵高層太過情緒化,「如果報道係有失實地方,應該係要澄清,唔係威脅抽廣告」。他指港鐵應該透過與傳媒代表溝通,以解決彼此的誤會,現時做法是嚴重破壞了公司形象。

資深傳媒人吳志森坦言,入行數十年也從未聽過有大財團會如此明目張膽直接干預新聞自由,形容港鐵的行為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他指港鐵今次出信威嚇傳媒不要負面報道港鐵,只會適得其反,相信不會有傳媒機構屈服,「編輯唔會專登攞個廣告喺篇港鐵新聞旁邊,港鐵係咪想做埋老總?」他指港鐵近年刻意提升企業形象,近期又不斷推出一些生動、溫馨的廣告,「原來溫馨嘅背後,係威嚇手段。」港鐵建立的正面形象相信會一鋪清袋。


港鐵霸權加價起樓賺到盡

【本報訊】港鐵雖然是上市公司,但由於大股東是政府,所以一直被認為需要肩負社會責任。不過,港鐵除了在錄得巨利下連年加價外,環保團體又批評港鐵狂建發水樓及屏風樓,處處賺到盡。小業主也炮轟港鐵物業管理公司濫收管理費,打壓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今年 6月再加票價 2.3%

港鐵去年錄得 120億元巨額盈利,但管理層上月底宣佈按可加可減機制,今年 6月起調高票價 2.3%,是連續第二年加價,市民叫苦連天。票價不停加,但服務質素未見改善。

今年初港鐵尖沙嘴站、欣澳站先後被揭發路軌有裂痕,後來港鐵自爆原來過去三年,曾發現的裂痕事故多達 14宗,部份從沒有向公眾交代原因。列車訊號故障近日也不斷發生,日前太子站事故影響服務長達三小時,引起數以千計的乘客怨聲載道。

港鐵近 10年銳意發展物業項目,不停在鐵路上蓋興建發水樓與屏風樓。雖然發展局規管發水樓一成上限的措施,本月 1日已經生效,政府持有的西鐵項目也全部主動跟隨新措施減少發水,但港鐵管理層一於少理,堅持沿用限期前獲批的建築圖則,準備在康城站、大圍站及輕鐵天榮站等上蓋興建發水樓,被居民及環保團體批評是港鐵霸權。

港鐵旗下 30多個屋苑每年帶來數以億元計的物業管理收益,但小業主批評港鐵濫收管理費,而且在多個屋苑打壓小業主成立法團。

近年港鐵負面消息

大加票價
去年錄得 120億元巨額盈利下,今年 6月仍按可加可減機制調高票價 2.3%,連續兩年加價
建發水樓
發水樓規管措施本月生效,港鐵堅持使用獲批圖則,在康城站、大圍站、輕鐵天榮站等多個鐵路上蓋興建發水樓
打壓業主
港鐵打壓旗下各屋苑小業主成立法團,又多次被踢爆濫收管理費,去年被逼向小業主回水數千萬元
故障頻生
近年訊號故障頻生,其中本周一太子站事故影響服務三小時
路軌裂痕
08年至今共 14宗發生路軌出現裂痕導致的事故
剝削員工
最低工資下月實施,但前線員工踢爆港鐵,沒有將員工需隨時候命的整段用膳時間納入工時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