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動車事故報導與中國傳媒的突破 (《傳媒透視》,08/2011)






「七‧二三」溫州動車事故震驚中外。截至本文付梓,調查尚在進行。筆者通過多種媒體注視事態進展,也觀察傳媒生態的變化。

鐵路災難報導 傳媒演變縮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媒的演變趨勢,一是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一是由嚴密控制向自由的方向緩慢鬆動。建國後最大的鐵路事故發生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南京開往西寧的八七次列車在隴海線楊莊車站與西安開往徐州的三六八次列車相撞,一百零六人死亡。這一特大新聞,《人民日報》全無報導。一九八七年,總書記趙紫陽在中共十三大提出「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重大問題經人民討論」。僅數月,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四日,雲南境內昆滬線發生列車顛覆事故,九十人死亡。事故次日,《人民日報》即報導。不久,《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導了鐵道部長引咎辭職的消息。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山東境內膠濟線發生死亡七十二人的特大火車相撞事故。中國傳媒,特別是市場化媒體,及時報導事件並追問原因。但僅兩週後,汶川地震爆發,全國視線轉移。汶川地震後一週,政府對媒體較為開放,但當災民和媒體追問校舍倒塌真相時,政府開始嚴控。二〇〇八年以來,當局對傳媒實行了更高效的管制,中國傳媒動輒得咎。弔詭的是,由於科技進步與社會演變,言論空間在一些領域未減反增。

事故後一週的傳播大博弈  

動車事故剛發生,多名乘客即通過微博發出訊息,比新華社報導早了近一小時。當晚中央政府沒有反應,次日,《人民日報》和北京各大黨報,頭版大新聞都是「六上將授銜」。但幾乎所有的市場化媒體,都在頭版大幅報導,與香港各報無大分別。
  
二十五日,黨報發表胡錦濤對事故搶救的指示。香港媒體則已在強烈譴責(如《東方日報》頭版標題《人禍 國恥》)。內地媒體也掀起問責聲浪,其中上海《東方早報》發出十個版相關報導,頭版標題為《中國鐵路半途折戟》。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電視台,晚間有兩檔節目言辭尖銳(其中一個央視《二十四小時》欄目製片人因此被解職)。二十五日晚,中宣部命令各媒體撤回記者,一律轉載新華社稿。
  
二十六日,鐵道部「通車壓倒救人」遭致香港媒體痛斥。內地一些媒體收斂鋒芒,但新華社這天發出的報導《「7.23」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質問連連。這使得受禁令約束的媒體,有機會轉載,將尖銳質問放到頭版。此後兩天,從報導最高檢介入、學者呼籲人大調查到報導親屬抗議,多家媒體繼續「衝線」,廣州《南方週末》報的系列報導《高鐵之亂》也與此時推出。
  
二十八日,溫家寶總理趕赴溫州,慰問遇難者親屬和傷員,在撞車的大橋下召開記者會。國務院新聞辦安排了境外記者到到場,香港兩家電視台和內地的寧夏電視台全程直播。然而令人震驚,中央電視台沒有直播。如果注意到次日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內地所有媒體都報導了溫家寶記者會的答問,央視缺席更顯得離奇。只可能有一種解釋:中宣部不許。
  
溫家寶溫州之行,給內地媒體在二十九日的「集體爆發」打開了缺口。有人在微博寫道:「媒體們,加油吧,能多報就多報,能多深就多深,扔掉你心中的尺子,趁他們今夜還不好意思公然下封殺令。那個氣喘吁吁的老人是在為你們趟路。」二十九日,許多報紙把溫家寶的話「是否救人第一,鐵道部要回答」作為頭版頭條大標題。這天的香港報紙都報導了溫家寶行程和撞車原因初步調查,但內地媒體篇幅更大,分析也更深入。如上海《東方早報》的《上海鐵路局:信號設備設計嚴重缺陷引發追尾事故》、廣州《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七.二三事故再還原:仍有一些事情需要被追問》、《揭秘「通號院」:鐵路專家把持的壟斷大鱷》和《南方都市報》整版社論《痛悼遇難者,叩問責任人》等。
  
二十九日晚,當局稱「國內外輿論已經開始複雜化」,要求媒體對事故的報導和評論立刻降溫。「今夜,百家報紙在撤版,千名記者被斃稿」,有記者在微博上記述了憤懣心情。
  
儘管宣傳部禁令高懸,三十日,多家媒體仍抗命不遵。北京的《經濟觀察報》做了特大專題,封面大標題是《分拆鐵道部》。各週刊也在三十日、八月一日、二日陸續出街,封面文章均為鐵路事故。中國傳媒在動車事故報導中的勇敢表現,令人矚目。
今日中國傳媒生態的三個成因
  
今次鐵路事故和汶川地震的分別,在於汶川地震首先是巨大天災,在天災中亦有人禍;而動車事故則完全是人禍。媒體的問責,管制者的約束,與二〇〇八年膠濟線撞車事故報導和汶川地震報導相似,然而在「七.二三」事故報導中,中國傳媒有更亮眼表現。
  
這次事故後,微博報警、呼救、尋人,成為最快捷的傳播平臺。政府和民間人士使用它動員搶救,記者使用它探尋真相,媒體利用它及時發布資訊,溫家寶的記者會,多位在場人士用微博全程直播。管制者「撤版」、「斃稿」的黑箱操作,也被微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是二〇〇八年沒有的情景。當局雖然也想控制,但控制的難度大大高過控制電視和報紙。微博與傳統媒體,亦非「你死我活」,相反此呼彼應,相得益彰。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是造成今日傳媒生態的最重要原因。
  
另一原因是新聞專業主義的成長。在官方強大的控制下,傳媒人固守「不說假話」的底線,不失時機說更多真話。以北京《新京報》、上海《東方早報》和廣州《南方都市報》為代表的商業化報紙,事實上已是今天中國的主流媒體。
  
不可忽略的第三個因素,是商業化媒體和黨媒體中的一些人士懷有共識,媒體、維權民眾和黨內的進步力量攜手主持正義,追尋真相。溫家寶的舉動,使中宣部的禁令在短時間內失去效力,媒體趁勢而起。黨內政治博弈給傳媒機會,這種情形,在二〇〇八年以來已數次出現(二〇一〇年秋溫家寶「七談政改」引起的媒體熱議,是突出的例子)。
  
七月二十九日,筆者到香港電台錄製《香港家書》,讚揚了當天中國傳媒的表現。次日,就在節目播出時,得知內地媒體又遭打壓,而新華社發表了對「鐵道部負責人」的訪談,對公眾的質疑百般辯解。為此,筆者七月三十日發了一條微博:「新華社幾天前N問鐵道部是真的,新華社今天為虎作倀也是真的;昨天媒體的集體抗命是真的,今天管束收緊也是真的;我們真的沒那麼強大,而他們真的心虛膽弱草木皆兵;我們不為毫釐的突破而雀躍,看到「天還是那個天」也無須氣餒;劫難中已顯現公民、媒體和體制內有良知者攜手的力量,真的,不必絕望!」

■錢鋼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
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

http://rthk.hk/mediadigest/20110812_76_122774.html

曾蔭權訪新疆 再以官媒代傳媒 (《蘋果日報》,31/08/2011)

【本報訊】特區政府於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以官方發放影片,取代安排傳媒採訪的風波尚未平息,特首曾蔭權今日出訪新疆烏魯木齊,參加「中國──亞歐博覽會」,又再拒絕香港傳媒採訪,只會提供新聞處發放的官方片段。記協主席麥燕庭批評安排不可接受,呼籲傳媒罷用「鱔片」。

議員呼籲傳媒「企硬」

曾蔭權今起程到烏魯木齊,其間會與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等人會面,並於「中國──亞歐經濟發展合作論壇」發表演說。本港各電台、電視台記者昨日已抵新疆作準備,不過新聞處人員指活動是由新疆有關部門負責,故只有「官方記者」可採訪活動,香港媒體可採用新聞處影片。

據了解,由於曾蔭權是以嘉賓身份出席活動,故有關的採訪安排,並非由政府新聞處負責,完全由新疆主辦單位自行決定;由於特首與領導人會面的時間及地點尚未確定,新疆方面又只接受新聞處作為「官方記者」,因此難以安排香港傳媒採訪。

據知新聞處正透過駐京辦協調,希望可以力爭香港記者採訪部份官方活動。而記協向政府了解事件數小時後,新聞處私下通知傳媒或可安排聯合採訪部份活動。

記協主席麥燕庭說:「新聞處連官媒都談唔上,只係政府人員……就算唔係佢哋(港府)負責,政府都可以向新疆當局爭取,過往點都有個真正嘅傳媒喺度,唔係點知佢又扣起乜嘢料!」她續說,今天會見唐英年時亦會反映此事,同時促請唐必須收回「垃圾論」。民主黨劉慧卿稱會在立法會跟進,但希望傳媒「企硬」,不要任人魚肉。政府新聞處回覆查詢時指,正跟進了解事件。

now片段質疑警知記者身分 (《明報》,31/08/2011)

從now新聞台的事發片段所見,有人曾大聲說﹕「呢個記者,睇住佢」,與「一哥」指警員不知記者身分的說法,大相徑庭。(now新聞台電視畫面)

【明報專訊】警務處長曾偉雄日前在立法會解釋當日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黑衣警員眼見有「黑影」掠過,聲稱不知道對方為記者,其手更「卡」在攝錄機;不過,now新聞台昨日再以拍得的事發片段反駁,指片段中有人曾叮囑在場警員說﹕「呢個記者,睇住佢」,質疑警員其實知悉記者身分。

「呢個記者,睇住佢」

now新聞台昨重播當日該台記者在麗港城拍攝「六四」T恤男子被數名黑色西裝男子抬走的片段,錄得有人說﹕「呢個記者,睇住佢」,其後一名身穿黑色背心男人上前用手遮擋記者攝錄機鏡頭,並叫記者「行開少少」。當日負責採訪的now記者梁卓麒,在該台節目《時事全方位》中強調,當日亦有另一名穿黑色西裝男子,大力用手按在攝錄機的鏡頭及攝錄燈之間的位置,並用身體遮擋鏡頭,亦無表示其手「卡」在攝錄機,梁最少4次查詢對方身分,對方都無回覆。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翻看片段後認為,有人在片段中叫出「有記者」,應查證該人是否警員,如果屬實,就與曾偉雄說法不合,他將去信要求曾偉雄徹查事件,再上立法會交代。

記協主席麥燕庭亦看過有關片段,相信警方明顯知道有記者在場,並阻撓記者採訪。她表示,今日與政務司長唐英年會面時,會要求對方收回「垃圾論」,以及取消安排政府新聞處發放消息,替代傳媒採訪。

怪談:禿鷹巧遇黑影之謎 (「蘋果動新聞」,31/08/2011)

協會指唐承諾捍衛核心價值 (「有線寬頻」,31/08/2011)

協會指唐承諾捍衛核心價值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66732

記者協會對唐英年拒絕就言論道歉感失望 / 傳媒高層促多交流政要採訪安排 (「NOW新聞」,31/08/2011)

記者協會對唐英年拒絕就言論道歉感失望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447

傳媒高層促多交流政要採訪安排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453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黑影嚇死禿鷹 驚驚呀 ! (「蘋果動新聞」,30/08/2011)

片段推翻曾偉雄黑影言論 (「有線寬頻」,30/08/2011)

片段推翻曾偉雄黑影言論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66647

本台片段證警方曾阻撓採訪 / 時事全方位:警權風波 (二) (「NOW新聞」,30/08/2011)

本台片段證警方曾阻撓採訪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330

時事全方位:警權風波(二)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320

謬論:警察隻手卡住攝影機 (《蘋果日報》,30/08/2011)

曾偉雄座駕離開立法會時,大批立法會保安則築起人牆護送。張志華攝

【本報訊】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昨日的回應,被斥謬論連篇。他辯稱警員在麗港城看見「黑影」竄出,才出手擋傳媒鏡頭,還指警員當時手部被攝影機「卡住」,引得議事堂內譏笑和噓聲四起。他又否認警方禁錮示威學生,反指學生講粗口罵警員,但原來他僅聽信警員一面之詞,議員李卓人斥曾偉雄「厚顏無恥,繼續死撐」。

認黑衣人是警察

now新聞記者當日在麗港城拍攝身穿六四 T恤的居民王先生被抬走時,遭神秘黑衣人「㩒低」攝影機。曾偉雄昨承認,黑衣人是警方保護要人組人員,當時「黑色西裝同事見有黑影從身邊走出」,見對方「托住黑色物件」,本能反應用手擋住,但「佢(警員)隻手卡住部攝影機」,並引述黑衣人當時表露身份:「我係警員,你畀我拎返隻手出嚟先。」

曾此語一出,即引來哄堂爆笑嘲諷。曾偉雄「補飛」指有關解釋來自涉事警員,若發現人員故意遮擋傳媒鏡頭,阻撓採訪,會紀律處分。涉事的 now新聞台記者梁卓麒則反駁,當日曾詢問阻撓其拍攝的黑衣人的身份,對方一直不回應,更沒說過「我係警員,畀我拎返隻手出嚟先」。

對於港大學生被禁錮於後樓梯,曾偉雄指當時警方應港大保安要求,協助阻止學生進入指定保安範圍,又指學生在後樓梯以粗口辱罵警員,並多次進出其他通道,「有關禁錮全無事實根據」。不過,當議員問到資料來源時,曾承認是向現場警員了解,並無向港大保安員求證,公眾席市民即報以噓聲。當日被禁錮的港大生李成康也否認當日有向警員罵粗口或多次進出後樓梯。

議員何俊仁指曾偉雄發言的講稿表示警方其後將學生「交回」校方保安跟進,質疑「交回即係一定有拘留禁錮先啦」。曾辯稱本意是將事件交回港大跟進,行文有誤是其「番書仔弊病」。


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前左)促請警方公開調查報告,若有執法失誤,曾偉雄應向公眾道歉。張志華攝

記協狂轟:阻採訪同保安無關

【本報訊】搜查記者錢包、以官方媒體取代傳媒……副總理李克強訪港僅三日,香港警察如同國安上身,連番打壓新聞自由、禁絕採訪權利。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要求警方公開調查報告,並反駁曾說「維護法紀都要道歉係天方夜譚」的警務處長曾偉雄,「如果執法有問題,道歉係天經地義」。

麥燕庭昨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批評警方限制採訪自由的嚴密佈防不合比例。她指警方劃定的採訪區「差唔多九里咁遠」,莫說記者採訪,鏡頭也無法拍攝,「你估好似響尾蛇導彈識得轉彎?」又質疑,很多封鎖路段李克強根本不會到達,「咁同保安有乜關係?」

麥燕庭說,記者拍攝時遭黑衣人遮擋,又被警員恐嚇用貨櫃車阻撓,甚至有示威者向記者表達訴求也遭禁止,警方濫設警戒線只有一個目的,「令傳媒採訪唔到,全港市民陪佢(李克強)一齊睇唔到」。有記者遭警員無理搜身及搜查銀包,「係帶侮辱性嘅搜身行為」。

指港警「大陸公安化」

國際記者聯會(亞太區)代表胡麗雲表示,對港府和警方向傳媒施壓的潛在危險,越來越關注。她直言本港警方打壓新聞自由的手法「大陸公安化」,令市民恐慌。她指有記者遭不知名人士阻撓採訪時,曾向在場警員抗議及求助,卻遭冷待,「擰歪一面,當冇件事,仲要施施然畀佢哋離開」。

胡麗雲憂慮本港警方「公安化」加劇。她又批評政府以場地有限作不安排採訪的藉口,只向傳媒提供經政府新聞處剪輯的片段。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和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則以保護政要作擋箭牌,認為搜身、設採訪區等做法恰當。不過,對於李少光以場地細小作為未能安排傳媒採訪的解釋,議員劉慧卿批評過往就算場地限制,政府也容許傳媒選出代表拍攝,再分發其他傳媒採用,沒理由以官媒取代傳媒,叫李少光「唔好再講唐英年嘅垃圾論……官字八個口,乜都係你講晒」,又呼籲傳媒杯葛使用政府「鱔片」。

胡麗雲也踢爆,曾向國際傳媒查問採訪外國政要的安排,雖要搜身,但毋須嚴密至搜查銀包,「佢話一定要告侵犯私隱」。她又指,「冇一個外國傳媒會用政府拍攝經刪剪嘅片段」。麥燕庭促請警方公開今次的調查報告,「如果執法有問題,道歉係天經地義」。

曾偉雄:同事隻手卡鰠攝錄機 警解畫阻採訪 now斥不符事實 (《明報》,30/08/2011)



【明報專訊】對於有電視台記者向警方及監警會投訴,指副總理李克強到訪麗港城期間,被黑色西裝男子阻撓採訪,對方亦未有展示其身分,曾偉雄昨日在立法會上解釋,當時身穿黑衣警員眼見「黑影」掠過,出於本能反應下用手擋格,其手更「卡」在記者攝錄機,警員之後有表明身分和縮手。不過,被阻撓採訪的now新聞台發表聲明,表明不同意曾偉雄的說法。

now發聲明:兩人曾拍打鏡頭

now新聞台聲明指出,否認該台記者手持的攝錄機夾住警員的手,同時先後有兩名分別身穿黑色背心及黑色西裝的男人拍打鏡頭,其後記者要求警員展示警員證,但對方並無表明身分,後來有一名軍裝警員上前調停,但最後亦無交代兩黑衣人是否警員。

當日負責採訪的now新聞台記者梁卓麒接受本報查詢時補充,當日先後4次質問黑色西裝男人身分,但對方沒有理會,又指對方大力將攝錄機按在腰間,遮擋鏡頭。

曾偉雄昨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表示,當日身穿黑色西裝的警務人員,在麗港城第26座後面截查一名男子時,此時一個「黑影」從旁走近,手持「黑色物品」,本能反應下用手擋格,之後警員的手「卡」在攝錄機上,並有向記者表明警員身分,要求縮手,後來查證「黑影人」為記者後,已無再阻礙採訪。

記協斥搜記者錢包無必要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指曾偉雄仍在「死撐」,沒有作出回應,「你的手下跟你報告,你就聽了當成事實,但鏡頭明顯見到(警員)一手拍落攝錄機,看不到他的尊重」。

麥燕庭會上又指出,李克強訪港期間,記者進入採訪區被搜身,連錢包也被搜查,是沒有必要,認為可能觸及受法律保障的個人資料。她認為警方不應濫設警戒線,警方在執法上有錯而道歉是天經地義,又要求警方公開檢討報告及向傳媒道歉。

國際記者聯會代表胡麗雲亦表示,國際慣例在政要到訪時,並無向記者搜查錢包規定,可涉侵犯私隱,又指任何國家都不會派出政府新聞處,取代傳媒採訪的角色。

議員籲停用政府鱔稿

民主黨劉慧卿批評,警方對待記者採訪手法,干預新聞自由,是與內地「同城化」,是「一國一制」的表現;她指警方令公眾知情權受阻,同時呼籲新聞業界停用政府新聞處發放的「鱔稿」。她又當面要求與會的保安局長李少光承諾,日後停止新聞處代傳媒的訪攝安排,全改用傳媒聯合採訪。

李少光回應稱,他代表的保安局願意與傳媒合作,但未能代表政府承諾,而政務司長唐英年本周三將會見新聞工作者團體,了解採訪安排。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記協斥警無理阻撓記者採訪 / 曾偉雄承認有警員遮擋鏡頭 (「有線寬頻」,29/08/2011)

記協斥警無理阻撓記者採訪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66598

曾偉雄承認有警員遮擋鏡頭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66593

曾偉雄指警員無意之中阻擋鏡頭 (「NOW新聞」,29/08/2011)

曾偉雄指警員無意之中阻擋鏡頭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284

消防換系統 政府乘機箝制資訊自由 (《蘋果日報》,29/08/2011)


【本報訊】港人繼示威抗議權受打壓後,新聞封鎖時代也即將降臨。香港記者協會發表聲明,指消防處逐步於今年 10月前,把消防車和救護車的通訊系統全面數碼化,並以私隱為由,只向傳媒發放經過篩選資料,其他如報案時間、街道、門牌號碼、是否有人受傷等資料因涉及私隱,一律不會發放。記協批評消防處做法,嚴重影響市民知情權。有學者認為,政府正用各種手法,收窄傳媒獲取資訊渠道。

記者協會昨發表聲明,指自警方轉用數碼通訊系統後,傳媒一直依賴消防處的無線電通訊系統獲取突發新聞資訊,包括早前重案組警長不慎墮橋死亡的案件,但當天警方沒有發稿,擔心轉用數碼制式通訊系統,突發新聞很可能會消失。

上層指示禁放消息

協會表示,已先後兩次就火警及救護訊息發佈事宜,與消防處開會商討,建議處方在刪除求助人個人資料後,即時發放突發新聞資訊,但雙方意見嚴重分歧,處方竟以個人私隱為由,只願意向傳媒發放經該處篩選的資訊。

協會又引述消防處員工表示,上月收到上層通知,日後只可向新聞處發佈火警資料,其他資料如報案時間、街道、屋邨名稱、有沒有人受傷等,均不可交給新聞處發放。記協指如果事件屬實,傳媒無可能第一時間趕到新聞現場採訪,報道與公眾利益相關的突發事件,又不能監察執法部隊執勤時是否有徇私等情況,嚴重影響市民知情權。

記協認為,警方率先轉用數碼通訊系統時已開了壞先例,出現由警務人員為新聞界篩選「新聞」的情況,往往只發放一些沒有太高新聞價值的瑣碎事件。協會盼港府及消防處能夠以維護新聞自由的原則,認真處理轉用數碼制式後的突發事件資訊發放安排,確保新聞自由和市民知情權不被削弱,又促請當局承諾實時發放訊息的要求。

消防處回應表示,本月已接獲記協信件,已就有關發放新聞資訊事宜,即時向私隱專員公署和律政司尋求意見,待有關政府部門回覆後,將研究並回覆記協。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火災及意外等事故可能涉及公眾利益,做法妨礙傳媒和社會監察政府,「火警可能涉及防火系統唔完善、走火通道有問題,唔應該由消防處嘅官員話俾公眾知」。


話你知
出勤資料不屬私隱


消防處以涉及市民私隱為由,拒絕向傳媒發放消防車及救護車出勤地點、街道門牌號碼等資料。不過,記協曾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查詢,獲得的回覆是,向傳媒發放消防車及救護車出勤的地點、街道門牌號碼,以及執行的具體職務,並沒有牴觸《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而根據《基本法》第 27條,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港府有憲制責任保障港人一貫享有的新聞自由。

李少光與曾偉雄今立會解畫 百學者聯署促一哥道歉 (《蘋果日報》,29/08/2011)

 《聲明部份內容》
曾偉雄
應交代警方部署,並向記者及港大學生道歉。
 《聲明部份內容》
唐英年
應收回「垃圾論」,並向公眾道歉。
 《聲明部份內容》
曾蔭權
縱容警方,對言論和表達自由置之不理,應深刻反省。



 警方在李克強訪港期間,多次阻撓市民示威和記者採訪。

【本報訊】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今天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警方涉嫌打壓示威及阻撓採訪事件。逾百名大專學者趁警務處處長曾偉雄今天親自上陣解畫,在報章刊登聯署聲明,要求「一哥」向公眾致歉,力促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收回「垃圾論」。有聯署學者更認為,「一哥」應問責下台,免令香港自由受損。 記者:許偉賢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及警隊「一哥」曾偉雄今午將到立法會,回應李克強訪港期間連串侵犯公民權利的指控,包括濫設「核心保安區」、抬走穿六四 T恤居民、禁錮港大生、強迫示威車輛驗車、神秘黑衣人擋傳媒鏡頭、阻撓記者採訪等。

包括錢大康李歐梵等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及國際記者聯會(亞太區)代表胡麗雲將列席,講述傳媒受阻撓情況,要求當局確保採訪自由。大批團體則在場外請願,社民連表明會狙擊曾偉雄,抗議警方只懂維護權貴尊嚴而打壓示威,力促「一哥」下台。民主黨則促請政府確保言論及採訪自由不受侵蝕。

逾百名本港以至台灣和海外的大專院校學者及教職員,包括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錢大康、中文大學教授李歐梵等,在今天出版的報章刊登聯署聲明,對當局為保護李克強而侵犯市民人身自由及基本權利表示遺憾及予以譴責;要求曾偉雄交代部署,並就阻撓記者採訪及向港大學生用武力事件道歉;又促唐英年收回「垃圾論」,也呼籲特首曾蔭權深刻反省。

有學者要求一哥下台

聯署人之一的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出,「警方家已經將保護政要凌駕喺新聞自由之上」,「無論對示威者或記者,警方都係目中無人」。他斥警方企圖收窄示威自由,認為曾偉雄不但要道歉,「我覺得佢要辭職㖭呀,因為佢都唔尊重自由」。

有份聯署的中大教授陳竟明也指,警方對付示威者的手腕越來越強硬,「用公安招數對付示威者係好可悲」,「道歉之餘,一哥都應該要落台」。

理大:願助學生申訴

理工大學校長唐偉章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非常關注事件中理大社會工作系四年級學生黃佳鑫在李克強到訪期間,一度被警方困在港大後樓梯,指學生事務處曾聯絡黃佳鑫,黃稱暫時毋須校方協助。唐偉章強調若黃佳鑫提出申訴,校方會協助。

唐偉章昨指李克強到訪港大,顯示領導人重視本港及大學發展,原本是好事,但在安排方面需要改進,希望外界給予港大檢討及改善安排的空間。他沒有回應理大會否邀請領導人訪校,只稱會以今次事件作借鏡,強調理大會確保校園言論自由,歡迎學生有不同聲音。

李克強訪港「送大禮」,但引起全城關注的卻是警方濫權問題。資料圖片

籲聚焦「大禮」  曾德成圖轉移視線

【本報訊】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本港傳媒對中央送大禮報道不多,反而警方有否濫權卻受全城關注,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對此「不悅」。他昨天在網誌「局長隨筆」撰文,指李克強訪港期間提出的多項政策是香港最值得聚焦的大事,呼籲外界切勿「受干擾」而讓機遇白白流失。有學者批評曾德成企圖轉移社會討論視線。

「唔想我哋討論警權」

曾德成昨在網誌發表逾千字、題為〈把握大局、準確聚焦〉的文章,強調李克強訪港期間帶來的三十多項政策,對香港影響深遠,例如可以深化香港與內地的合作,然後他解讀幾項大政策的好處,又引述李克強一再提到香港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優勢,對國家建設及改革開放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儼如中央代言人般稱有關舉動反映中央希望香港保持各種優勢。

「賣花讚花香」後,曾德成終在結尾以幾十字點出撰文重點,強調「所說的各項政策措施,是李克強訪港後最值得香港聚焦的大事,我們切勿受干擾而讓機遇白白流失了」,似暗示不滿李克強訪港焦點被示威及採訪問題「搶風頭」。

曾德成昨天出席一公開活動後,拒絕解釋他所說的「受干預」是甚麼意思。有份聯署聲明譴責警方濫權的學者陳竟明稱,「佢好明顯係要轉移視線,唔想我哋只係討論警權問題」,反駁指:「中央送幾多禮都好,都收買唔到市民嘅心。」

民主黨保安事務發言人涂謹申強調,「李克強訪港期間提出嘅政策,提到點去發展經濟係重要,但保持香港嘅自由價值有冇受損都係好緊要,會影響埋投資㖭」,認為社會可以同時就以上兩件事作討論。 


黃應士倡杯葛新聞處

【本報訊】政府新聞處以「官方傳媒」取代「本地傳媒」採訪情況越來越嚴重,有「傳媒教父」之稱的無綫新聞部前主管黃應士接受傳媒訪問時,呼籲傳媒聯手拒絕使用只由新聞處獨自採訪並經刪剪的片段及相片,力爭政府歸還傳媒採訪權。有傳媒機構表明會視乎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本周三會見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回應如何改善傳媒採訪情況後再作考慮。

視乎唐英年會面結果

黃應士日前在 Facebook留言炮轟「官媒」安排,其後接受傳媒訪問時呼籲傳媒聯手向「官媒」說不。本報昨向幾間主要電視台查詢會否聯手拒用由政府新聞處一手包辦而無傳媒採訪的片段,無綫電視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及亞洲電視發言人區先生也稱,新聞部會自行決定是否採用政府新聞處提供的資料;有線電視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指不可一概而論,要視乎每個活動的性質,重申會力爭所有採訪權。

身兼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的趙應春稱,會在本周三向唐英年反映李克強訪港期間傳媒受阻撓的採訪情況。《明報》執行總編輯劉進圖昨指,會視乎有關會面結果,例如傳媒採訪安排會否獲改善而再考慮黃應士的建議。《蘋果日報》總編輯張劍虹稱難以一刀切杯葛「官媒」,以免令讀者知情權受損,但會小心衡量新聞重要性,以及註明資料內容由新聞處提供,由讀者自行判斷。


G4踢爆:警部署無提過疆獨

【本報訊】副總理李克強訪港引發警方保安過嚴爭議,「一哥」曾偉雄事後解畫說做過風險評估,並提及早前新疆恐襲,叫記者翻查新疆「距離香港有幾遠」;警務督察協會主席曾昭科日前亦有類似說法。不過,有參與是次保安行動的 G4成員踢爆:「事前從未聽過有人提及疆獨兩個字,只係講『唔可以畀領導人見到示威』。」

該保護要人組( G4)成員曾參與不少政要訪港的保安任務,包括保護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及美國國務卿希拉莉等,坦言是次李克強訪港的保安規模是「從未見過」,警方保安部史無前例地抽調九成人手(約 200人)參與其中, G4更要重召舊人參與行動,「李克強去邊,佢哋就要早兩個鐘先到,着便裝混入人群或者記者之中」。

中方明言不想見示威

該 G4成員透露,與其他外國政要訪港一樣,內地公安亦在李克強訪港前約兩周派出「保安先遣工作隊」來港,與警方商討保安安排。「佢哋會問好多假設問題,例如遇到各種突發情況時香港警方會點做,仲會講明『老闆』唔想見到乜嘢」。

他說,是次中方明言不想領導人看到任何示威或令其尷尬的場面,而社民連及人民力量等是警方的主要防範對象。

至於傳媒採訪受打壓,他解釋全因早前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港時,警方曾發現示威者混入記者群中似有所企圖。至於港大,警方部署近 2,000人,亦是為防範示威活動,「因為一早收到風話啲學生會搞嘢」。

他解釋,保安區分紅、黃、綠三區,是次最內層的紅區由全體 G4及飛虎隊成員負責,黃區則是 G4舊成員、反恐特勤隊及總區重案組,綠區則交機動部隊處理。麗港城「六四男」當時身在黃區,警方的指示是在黃區不准閒雜人等停留,就算是居民,「過路可以,停低睇就唔得」,以防有人突然衝前示威,「如果有人攞張寫住『結束一黨專政』嘅紙貼喺領導人車窗就大件事」。他說,國內中央警衞局只派出六名保鑣全程跟隨李克強,他們坐的車輛由中聯辦提供。

記協斥消防藉私隱阻新聞 拒實時發放火警資料 (《明報》,29/08/2011)

【明報專訊】消防處最快10月實施數碼化通訊,屆時傳媒靠「聽台」獲知突發事故第一時間報道便成歷史。記者協會昨發表聲明,與處方就通報執勤資料談判現嚴重分歧,斥處方以保障私隱作「擋箭牌」,日後拒公布事故時間地點。記協已獲私隱專員回覆,確認事故資料不涉私隱,促政府開放資訊。

消防處﹕正尋求私隱署意見

消防處接受本報查詢時,無回應是否已就通訊數碼化後發放新聞資訊安排發出指引,發言人表示,8月初已收到香港記者協會就發放新聞資訊事宜的信件,現正尋求私隱專員公署和律政司的法律意見。待收齊兩個部門的回覆,消防處研究後再回覆。

警方7年前已率先將通訊系統數碼化,傳媒無法「截聽」警察通訊,令傳媒獲得社會突發事件的消息大大減少;消防車與救護車的通訊系統,亦相繼在10月前轉為數碼制式。

一直與消防處商討未來突發事故通報的記協昨突發聲明,指雙方出現嚴重分歧。記協指出,消防處拒絕在刪除求助人個人資料後,實時發放突發新聞資訊。記協引述在消防處任職員工表示,7月已收到上層通知,指以後只可向新聞處發布火警資料,但不包括報案時間、街道、屋鸷名等,擔心日後傳媒不能到現場採訪,影響市民知情權。

私隱專員:出勤地點沒侵私隱

聲明強調﹕「若消防處或政府一意孤行,以『保障私隱』作為窒礙新聞自由的擋箭牌,最終受損的將會是港人的知情權。」記協已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查詢,公署回覆時明確表明,發放消防車及救護車出勤的地點、街道門牌號碼及所執行的具體職務給傳媒,並沒有牴觸《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學者質疑為方便工作危害市民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擔心,屆時突發資訊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上,政府可能會為工作之便或不想事件曝光要承受壓力,而不發放新聞資訊,不會顧及記者採訪權。「ṃ房火警被發現走火通道有問題,他們(消防處)就要巡視各區大廈有無相同的消防問題,如果無傳媒報道及公眾壓力,他們什麼時候做都可以。(選擇性發放資訊)方便他們工作,但危害了市民安全。」杜耀明認為,除非警方及消防處選擇全面發布突發消息,否則必須成立獨立監察機構以防權力失衡。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記協籲消防勿以私隱當借口損害公眾知情權 (「香港記者協會」,28/08/2011)

本會獲悉,消防處正逐步把轄下消防車與救護車的通訊系統轉為數碼制式,計劃十月前全部完成。在警方與消防處全面轉用數碼通訊後,新聞界可以獲取、涉及公眾利益的突發新聞資訊,將大部分受到執法部門控制。

本會曾兩度與消防處就轉換通訊制式後之新聞資訊發放安排進行商討,較諸警務處在轉換制式前與新聞界全無溝通,消防處的態度已是一大進步,不過,雙方意見存在嚴重分歧。

消防處拒絕本會建議,在刪除求助人的個人資料後實時發放突發新聞資訊予新聞界,處方以個人私隱為由,只願意發放經該處篩選的資訊予傳媒。其後本會再建議,消防只發放消防車及救護車出勤的資料,包括出勤地點的街道門牌碼碼及執行甚麼任務,本會期望消防處接納本會建議,而不會以個人私穩作為篩選新聞資訊的擋箭牌。

本會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查詢,公署回覆時明確表明,發放消防車及救護車出勤的地點、街道門牌號碼及所執行的具體職務給傳媒,並沒有牴觸《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更令人憂慮是,有在消防處任職員工向本會反映,七月已收到上層通知,指示以後只可以向新聞處發佈火警的資料,其他資料例如報案時間、街道、屋邨名、有沒有人受傷等,都不可以提交給新聞處。若此屬實,日後傳媒根本沒有可能到案發現場報道,嚴重影響市民知情權。

本會強調,從無要求消防處或警務處發放報案人的個人資料;相反,本會建議新聞界可以獲取的公開資料,只是一些基本資料,遠比傳媒刊登的更少,目的是希望消防處能夠第一時間發放資訊,讓新聞界盡其天職,第一時間趕往新聞現場採訪,報道與公眾利益相關的突發事件,並監察執法部隊執勤時是否有徇私、違規或未達服務承諾。

故此,若消防處或政府一意孤行,以「保障私隱」作為窒礙新聞自由的擋箭牌,最終受損的將會是港人的知情權。

事實上,警務處率先轉用數碼通訊系統,已開了極壞的先例,以致出現由警務人員為新聞界篩選「新聞」的情況,○九年下半年發現警方平均每天只發佈2.7宗突發事件消息,即平均每日紀錄罪案的1.27%;即使去年經本會指出問題的嚴重性,警方在發放數量上略有改善,每天發放的訊息由五條至二十一條不等,但往往只發放一些無甚新聞價值的瑣碎事件,數量和發放時間仍遠遠低於警方推行數碼化前所作承諾。

自警方轉用數碼通訊系統後,新聞界一直依賴消防處的通訊系統獲取突發新聞資訊。例如六月十五日的重案組警長不慎墮橋亡及七月十二日的三宗猝死案,警方都沒有發稿,也有延誤發佈的情況(見表)。一旦消防全面轉用數碼制式通訊系統後,這些新聞很可能就會在新聞報道中消失。

根據《基本法》第二十七條,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港府有憲制責任保障港人一貫享有的新聞自由。本會期望,消防處和政府本著維護新聞自由的原則,認真處理轉用數碼制式後的突發事件資訊發放安排,確保新聞自由和市民知情權不被削弱。

記協促請消防處及保安局在透明施政和公開政府的承諾下,同意作出本會建議的實時發放要求。

香港記者協會
28/8/2011

附表:部份延遲超過四十分鐘及沒有向傳媒發佈的突發新聞

日期
突發新聞
案發時間
發稿時間

30/5
被指偷同學 iPhone,女學警跳樓亡
5:52
7:31

31/5
屯門塌百噸簷篷,八人成功逃生,一人壓碎腳掌
9:35
10:42
15/6

重案組警長不慎墮橋亡
沒有發稿

10/7
山洪暴發,捲走行山客
14:29
16:05

12/7
一日三宗猝死,教師、十七歲少年及內地遊客
沒有發稿

18/7
重慶大廈劏房火災,七十人逃亡
13:37
14:21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處網上系統、記者

http://www.hkja.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1-952&lang=zh-TW

記協斥消防為發放消息設限 (「有線寬頻」,28/08/2011)

記協斥消防為發放消息設限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66531

記協憂通訊數碼化後影響採訪 (「NOW新聞」,28/08/2011)

記協憂通訊數碼化後影響採訪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187

黃應士籲傳媒自救 拒用新聞處片段 (《明報》,28/08/2011)

有傳媒教父之稱的黃應士表示,政府不安排傳媒採訪,只發放經剪輯片段的做法如「賣廣告」,呼籲傳媒機構聯手停用。(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我25年來未用過1吋(政府新聞處片段),這不應該用,這是propaganda(宣傳)的東西!」有「傳媒教父」之稱、退休前曾長時間擔任無铫新聞部主管的黃應士,留意近日政府高官認為政府「有聲有片」發放傳媒就當作是採訪安排的言論,坦言睇到「好魀」、「頂唔順」。黃應士呼籲傳媒要「企硬」自救,聯手拒用政府新聞處的片段及硬照,以爭回傳媒採訪權及市民知情權。

過覑退休生活的黃應士有使用社交網站Facebook,「我好日都唔post一次,但(今次)真係頂唔順……好魀!」因此留言反擊政府言論。2004年退休後,作為「專業觀眾」的他留意到,最近兩三年電視台愈來愈多情要用新聞處提供經剪輯的活動片段。

美國若如此 「實畀人打一身」

就特區政府在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20個活動中,過半數不安排傳媒採訪,只由政府拍攝及發放剪輯片段給傳媒,曾在美國及香港傳媒任職逾半世紀的黃應士指出,「外國尤其是美國,如有這類安排,(新聞處負責人)實被人拉去後巷打一身」。

他指出,「無論是奧巴馬、克林頓、喬治布殊出國,『空軍一號』上一定有記者,有外電記者代表、報紙代表、攝記代表、電視台代表,幾十年來都是這樣。」

對特首曾蔭權以地方不足為由,不安排傳媒採訪李克強家訪400呎單位,「塞唔入(記者),又為何塞得入政府新聞處人員?」黃應士表示,說穿了都是因為特區政府「佢要publicity(宣傳),但要有所控制的publicity……我只知他不想答問題」。對於這是否內地對採訪安排的風氣傳到港,黃應士說「不能樣樣賴內地,自己驚青關人乜事,開口埋口話自己有新聞自由,箝制新聞自由又係特區政府,好難搞!」

倘無片播 報道交代﹕因不准採訪

他憂心這一趨勢發展下去,香港傳媒都會變成「新華社」。作為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創辦人之一,他建議協會發起業界齊心聯手於某日起不再用政府片段,總編輯聯手不用新聞處照片。他指出,如有新聞價值的事又沒有採訪安排,傳媒便應在報道「on-air(廣播)話今日無片,向觀眾交代因不准採訪」。

黃應士認為,這事不只是傳媒生態,對市民知情權有「好大」的影響。他指出,傳媒如不獲安排採訪,「如有個主禮嘉賓心臟病倒下,又如1982年戴卓爾夫人(人民大會堂前)仆倒,你估段片會否見光,我就話唔會」。

他憶述擔任無铫新聞主管時,英女王於1986年訪港,縱使有多達22個採訪位置,傳媒都自行處理,「無铫負責16個,出兩直昇機,畀埋海外傳媒;港台、亞視也都負責幾個採訪點」,再互發不經剪輯的新聞片段。

「大陸開放中 我懐收縮緊」

黃應士直指政府新聞處現今角色混亂,如派新聞處人員拍片,「拍№唔問№」,如過程見到政務司長「苦口苦臉,佢又按唔按掣(拍攝)?」對於傳媒在採訪區被警方搜查,他認為「無可厚非」,搭飛機入了禁區也要搜,始終現今液體都有風險,但建議警方可以改善做法,如用金屬探測器。

這位傳媒「老叔父」近日乘車經過新政府總部,留意大樓設計令記者無論怎叫喊也無法向上班的官員提問,慨嘆「大陸開放中,我懐就收縮緊!」

明報記者 曾錦雯


政府研恢復隨團採訪 禁途中打電話

【明報專訊】有見新聞界猛烈批評李克強訪港期間港府阻礙傳媒採訪,政府內部正研究修改領導人來港的採訪安排。據悉,政府要平衡採訪權與領導人的保安工作,其中一個方案是,回復過去領導人訪港的安排,安排一輛巴士接載所有記者隨團,但過程中或會禁止記者打電話,以保障行程不會外泄。香港記者協會對有關安排有保留,認為政府難以提出理據,禁止記者在行程中致電外界或向公司「報料」。

事實上,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7年訪港時,港府曾有類似安排,媒體要先為記者報名,按時在集合地點送上巴士,對採訪行程全無頭緒,只知當日將有「活動一」和「活動二」,直至被送到活動地點,方知悉活動為何,但沒有被禁打電話。

政府消息稱,政府正研究恢復「包車」,讓記者隨團訪問領導人訪港過程,但由於要避免領導人的行程外泄,或要禁止記者打電話,或只能安排記者於個別行程完成後才可以致電外界。政府新聞處發言人表示,政務司長唐英年將在周三與傳媒會面,討論副總理訪港的採訪工作安排。

記協批安排畫蛇添足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對安排「有保留」,形容禁止記者致電外界的措施是「畫蛇添足」,「等於信不過記者……就算領導行程要保持神秘,但傳媒遲早都知領導人去了哪裏,我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整個構思很古怪」。她擔心不少傳媒都要向公司「報料」提供即時新聞,實際運作上或有困難。以往領導人到外國訪問,亦會安排記者隨團,「但那是因為要坐包機去外國,如果有人訪港,其實香港很方便,我看不到為什麼要隨團」。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將於周三與政務司長唐英年會晤,副主席楊健興表示該會暫未討論前主席黃應士籲拒用新聞處片段及硬照的建議。


傳媒教父 新聞專業化奠基人

【明報專訊】有「傳媒教父」之稱的無铫新聞部前主管黃應士,在美國及香港傳媒界工作56年,2004年退休前長時間管理無铫新聞部,可謂本港電視新聞楷模奠基者,本港不少傳媒負責人都是他的門生。

現年73歲、洋名Raymond人稱「吉叔」的黃應士,其父為富商黃錫彬。黃應士年輕時於美國就學,密蘇里大學新聞系畢業後,曾於美國多間傳媒包括《The Missourian》、《The Gazette》及《Independent Star-News》等工作;1967年在史丹福大學擔任研究員。

黃應士於1960年代後期返港,在英文《虎報》擔任採訪主任,其後任浸會學院新聞系系主任、無铫新聞部主管,是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創辦人之一,他於1998年獲頒銀紫荊星章,近年任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主席。

黃應士在傳媒界人所共知的貢獻,是1970年代開始將新聞行業專業化,聘請高教育程度及對新聞有熱誠的記者入行。現今本港不少電子傳媒負責人都是黃應士的門生,如無铫袁志偉、亞視梁家榮、有線電視趙應春及商台陳淑薇等。

另外,黃應士於2003年帶領採訪隊、戴覑俗稱「豬嘴」的防毒面罩,在科威特現場報道美軍攻打伊拉克戰事,最為爭議及留下深刻印象。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警員記者爭赺 (《明報》,25/08/2011)


【明報專訊】200多人昨晚在港大集會結束後前往西區警署示威,要求警方交代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的保安安排及為事件道歉。除了示威人士不滿警方截停遊行隊伍,亦有記者與警察發生激烈理論。 (何家達攝)

央視女記者瞞父母赴戰場 (《明報》,27/08/2011)

央視記者史可為(左)和馮韻嫻(右)等5名中國記者,周四在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內等待安排回國。(新華社)

【明報專訊】央視女記者馮韻嫻早前與另外30多名記者被困的黎波里酒店5天,她的父親受訪說,女兒瞞覑兩老到利比亞當戰地記者,不料被困,在斷水斷糧斷電的日子,靠吃生果來果腹,他對女兒的勇敢感到驕傲。

困酒店5天 吃生果保命

26歲的馮韻嫻是無錫姑娘。7月11日晚,她向父親馮一星發手機短訊:「我出差到新疆,手機壞了,回頭給你打電話。」沒想到,幾天後親友來電告知馮一星,說在電視中見到馮韻嫻在利比亞,翌日女兒來電才承認。

馮父說,女兒本周一來電3次,都因信號不好而斷線,讓他焦急萬分。到周二早上10時(利比亞時間凌晨4時),女兒在電話中說酒店內缺乏食物,要靠吃水果度日,她曾嘗試和看守酒店的政府軍士兵溝通,想和中國大使館聯絡,但遭拒絕。到晚上7時,女兒再來電嚴肅地說,酒店外停了500多輛卡車,「馬上要進行總攻了」,並壓低聲音說,不知會發生什揦事,電話隨即掛斷。

馮韻嫻與同事史可為等4名中國記者在周三重獲自由。史可為表示,坐車抵達中國大使館後都鬆了一口氣,有回到家的感覺,甚至開了一瓶茅台慶祝。

CNN女監製游說軟化槍手

看守酒店的士兵大多是年輕的卡扎菲死忠派,一度懷疑記者中有北約間諜,擎槍恐嚇,有記者還致電回國向親人道別。但槍手當中一名50多歲的老手,成了記者游說對象。周三早上,酒店只剩這名老兵看守,CNN女監製卡拉德什(Jomana Karadsheh)得知這名槍手有家室後,用阿拉伯語向他說:「我也很掛念家庭。我真的希望出去見家人。他們很擔心我。」槍手聽後眼泛淚光。這時叛軍已攻佔首都,這名槍手似乎也希望回家,態度慢慢軟化,CNN攝影記者後來從他手上取走槍支,他隨後說:「你們可以走了。」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槍手認輸 4港記者出生天 困酒店5日 37人盾崩潰痛哭 (《明報》,25/08/2011)


【明報專訊】被困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里克索斯酒店」5天的37名外國記者,包括4名中央台及鳳凰衛視香港記者,昨晚終獲政府軍槍手放行,重獲自由,眾人身體狀都良好。鳳凰衛視稱,酒店內的5名中國記者,已乘坐中國使館車輛離開。美國CNN等外國記者,亦在國際紅十字會安排下乘車離開。重獲自由的CNN記者錢斯道,能夠逃出生天,很多記者都鬆一口氣大哭起來。「我難以形容我們有多高興、我們的家人有多欣慰。」

被困的鳳凰衛視記者蔣曉峰昨晚稱,30多名記者登上由國際紅十字會的4輛軍車及1輛民用車輛離開酒店,經過反對派部隊控制的關卡,再各自乘坐所屬國家使館的車輛。他形容反對派士兵態度友善,還與他們握手。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的王旭宏參贊說,5名中國記者已平安回到中國大使館。

5中國記者抵大使館

CNN記者錢斯(Matthew Chance)在twitter稱,為時前後5天的噩夢,在昨日當地時間下午4時許結束,他在4時半左右跟霍士、路透社等被困記者,登上紅十字會的車離開。他形容過去5天像永恆般漫長的噩夢,「現在終於重獲自由了!」

他透露,被困期間,記者們曾多次尋求與政府軍槍手談判,希望放人,但每次有人想走,就有槍聲。及至昨午3時半,記者們跟酒店守衛談判,守衛終答應讓他們分批離開。錢斯說,槍手表示最初不知叛軍原來已控制首都,既然情已變,部隊知道卡扎菲已「玩完」,不會再阻止他們離開。

槍手知叛軍奪首都 認玩完

記者們於是收拾細軟,並拿布寫上「TV」,準備掛在接他們走的紅十字會及中國大使館專車。BBC記者普里斯憶述,兩名守覑酒店大門的槍手自視為卡扎菲而戰,惟其中一名槍手放下武器後便坐下哭泣,表示害怕會遭叛軍報復。錢斯則說,很多記者獲釋後都崩潰哭起來,心理創傷似乎不小。他說過去5天都活在恐懼之中,有槍手前天才向他大喊﹕「利比亞人現在互相殺戮,你很高興吧!」

儘管面臨斷水斷糧,但37名記者臨危不亂,在被困期間發揮互助精神,輪流值班保安全外,更紛紛捐出所有糧水集中一起,由有經驗的西方記者負責分配,估計還可以維持一周。中央台記者史可為、馮鲗嫻,以及鳳凰衛視人員吳建明、鄧諒棠及蔣曉峰(蔣為內地人),雖被軟禁在酒店內,但在昨早仍能面帶笑容穿避彈衣及頭盔合照,已與史可為訂婚的香港女友,昨晚則在微博留言盼未婚夫早日脫險﹕「不要擔心,一定回來。」

眾記者捐物資互助

由於昨天一度傳出反對派進攻酒店,史可為指一眾記者擔心酒店地庫不安全,一度逃亡到2樓長達3小時,記者除掛起一幅寫覑「TV」字樣的巨大白布,又以當地文字在白紙上寫覑「別開槍,我們是記者」貼在牆上。記者指已準備好一旦反對派攻入酒店,會即時以白布或手勢等以示投降,並表明記者身分,免遭殃及池魚。

因卡扎菲行蹤不明,有傳言指卡扎菲的大本營有秘密通道通往酒店,因此政府軍槍手才死守酒店,協助卡扎菲及其親信由大本營逃走。但負責興建酒店的土耳其公司建築設計總監昨否認酒店有何秘道。


記者周二在酒店欄杆掛上寫有「TV」字樣的巨大白布,以表明記者身分,望保安全。(法新社)

曾欲離開酒店  遭AK47指嚇

【明報專訊】「希望這噩夢會在嘶嘶聲中結束,而非砰℻一聲。」CNN記者錢斯(Matthew Chance)周二晚如是說。幸好,這場噩夢終在昨天以有驚無險告終。

昨天曾有5名外國記者(包括《紐約時報》記者)試圖進入酒店,但被效忠卡扎菲的槍手用槍指嚇踢走。由於酒店物資欠缺,政府軍槍手周三早上將一間通宵便利店強行打開,叫記者自行取食物,但食物並不是很多,錢斯稱自己僅吃了一根Mars朱古力條當早餐。

僅吃一朱古力條當早餐

BBC記者普賴斯(Matthew Price)直言,周二晚一度感到「情絕望」,「當我們明白不能自由離去酒店時,情一夜間急轉直下」。酒店走廊有不少槍手巡邏,部分似乎是卡扎菲部隊成員。酒店天台則部署了狙擊手,監視記者一舉一動。雖然槍手跟記者相處不錯,但仍不時出現緊張,叫人擔心擦槍走火。普賴斯稱,ITN攝影師試圖離開酒店,槍手立即用AK47指嚇他,喝令他退後。雖然最終未有不愉快事件發生,但亦令記者深明處境不妙。一名槍手跟家中3歲兒子通電話,有記者勸他﹕「你應放下武器回家,不要參與其中,已完了。」但槍手回應要為國家及卡扎菲奮戰下去。利比亞政府不時指駐的黎波里的外國記者是外國間諜或跟北約合作,普賴斯稱部分記者一周前已擔心人身安全。

困利比亞記者獲釋 (《蘋果日報》,25/08/2011)

從昨天的新聞片所見,央視記者史可為仍不停報道最新消息。
有線電視畫面

【本報訊】在利比亞採訪的 37名中外記者,遭效忠「狂人」卡達菲的政府軍「脅持」,被困的黎波里的酒店超過三日三夜,情況嚴峻,剩餘的糧水估計最多維持一周。任職央視的本港記者史可為稱,水電雖已局部恢復,但不穩定。香港時間晚上 11時,外電指出,全部記者已獲準離開酒店。

向未婚妻報平安

被困里克索斯( Rixos)酒店的 5名中央台和鳳凰衛視記者, 4人為香港居民。

較早時央視記者史可為及謝韵嫻報道,酒店水電已局部恢復,但現仍遭卡達菲兒子賽義夫屬下政府軍包圍,軍人拒絕讓記者離開。史接受本港傳媒訪問時稱,「目前一刻仍然安全……但酒店供水供電仍未算穩定」。他昨日有向在港的未婚妻報平安。

當地時間中午時分,酒店附近傳出重型武器戰鬥聲音,記者聚集到酒店 2樓的穆斯林祈禱室,掛上寫有「 TV」的白旗,又在門外貼上以阿拉伯文寫的「記者在此」告示,又互相提醒拍攝期間避免將攝錄器材放在肩膀,以免被誤認為武器。

被圍困的鳳凰衛視記者蔣曉峰稱,酒店內尚算安全,記者情緒尚可,但糧食有限,生活有很大困難。所有記者已將僅存糧食集中,按需要平均分配,盡量不單獨行動,又輪流當值,至於何時採取脫困行動,則要謹慎商量。

蔣將被困記者名單傳到香港。除央視及鳳凰衛視外, 32名記者分別隸屬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CNN)、英國廣播公司( BBC)、美國霍士電視台、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及委內瑞拉電視台,包括 10名英國人、 4名美國人、 3名法國人, 2名日本人, 1名委內瑞拉人,其餘來自中東及非洲國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指,當地使館已聯絡利比亞有關方面,要求對方確保包括記者的中國公民安全及協助撤離。

香港新聞工作聯會昨午致函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促當局通過外交等途徑協助 4名港記脫險。

曾偉雄物業釘契4年 一哥﹕僅餘一牆未拆 因鄰居反對



【明報專訊】本報偵查發現,警務處長曾偉雄持有的九龍塘住宅物業,自2007年3月起遭屋宇署發現有4項僭建物,發出了清拆令並把清拆令在田土廳註冊(俗稱釘契),至今仍未解除(俗稱鬆釘)。本報昨天到現場觀察,清拆令要求拆除的、在樓宇前面的核准簷篷上加建的一道實心牆,仍未清拆。

曾偉雄昨晚透過警察公共關係科回應本報查詢,指清拆令提及的其他僭建物已悉數拆除,僅餘該道實心牆未清拆,因為該牆的業權是與鄰居共同擁有,而鄰居就覑實心牆是否屬於僭建物,一直與屋宇署有爭議,因此他無權單獨決定清拆該道實心牆。

發言人﹕入住時僭建物已存在

曾偉雄還透過發言人補充,清拆令要求拆除的數項僭建物,全部是他在1998年入住該單位時已經存在的,絕非由他本人加建。再者,他現已搬到山頂警務處長的官邸居住。

測量師:可入稟要求鄰居配合

不過,測量師何鉅業表示,即使鄰居反對清拆僭建實心牆,也不等於曾偉雄可以什麼都不做,例如,他可以要求屋宇署介入,或自行向鄰居發出律師信,甚至入稟法院,要求鄰居配合清拆令。

此外,本報發現在2007年的清拆令發出之前,曾偉雄的單位在1999年至2004年間也曾被發出清拆令及釘契,至2004年底鬆釘,顯示該單位用了約5年時間,才完成處理僭建物。至於2007年再被釘契一事,曾偉雄通過發言人表示,一直交由律師處理,與屋宇署就註銷清拆令進行商討。

1999年起被釘契 花5年解釘

曾偉雄與妻子聯名於1997年11月以790萬元,購入九龍塘公爵街德福閣1個B室單位,面積1076方呎。根據土地註冊處(俗稱田土廳)資料顯示,屋宇署於1999年6月4日,曾經直接向曾偉雄及其妻子發出清拆令,要求清拆平台上的僭建蓋頂以及金屬箱。及至2004年12月底,屋宇署向曾偉雄發信,表示知悉其已就違規建築工程作出修改,屋宇署決定撤銷清拆令。

2007年3月15日,曾偉雄住宅再度因為4項違例建築工程而被釘契(見圖),而屋宇署的命令要求,單位業主須於命令發出日起計30天內,展開清拆工程,並於60天內將僭建物清拆至回復核准圖則的狀,並令屋宇署滿意。

單位正維修 未見改建加建申請

本報記者昨日實地觀察,發現曾偉雄的單位的確清拆了部分僭建物,包括樓宇前面的簷篷及平台鐵欄上的花架。不過,由於該大廈剛巧正做全幢外牆維修,鋪上紗網,外人無法仔細觀察。另外,截至昨日屋宇署的網上資料,曾偉雄住宅並沒有提交任何改建或加建工程的申請。

律師黃國桐表示,根據《建築物條例》第40(1BA)條,任何人若違反屋宇署頒下的僭建物清拆令,最高可被罰款20萬元及監禁1年,若持續違反,每天追加罰款最高2萬元。

明報記者


一哥寓所外 記者遭保安毆打

【明報專訊】本報3名記者於昨早11時許到達曾偉雄住所大廈對開的街道,遠觀其單位情,而本報攝影記者並沒有進入大廈範圍下,拍攝大廈外貌。一名保安人員(徐×佳,71歲)見狀,突然衝出阻止記者拍攝,以粗言穢語辱罵記者,其間,保安員襲擊其中一名記者的臉部及右手等處,記者嘗試推開保安員。記者事後由救護車送院治理。保安員亦報稱受傷,須送院檢驗,其後涉嫌襲擊被警方拘捕。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傳媒代表約見高官講數 (《蘋果日報》,24/08/2011)

 曾蔭權無視公眾怒吼,力撐警方的部署專業和適當。李家皓攝

【本報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垃圾論」激發全城怒吼,香港記者協會要求唐撤回言論,並要求會面,表達對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當局阻撓傳媒採訪的不滿。唐英年答應下周三與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會面,該會將與唐討論其「垃圾論」及官媒代替傳媒的問題。

下周三將見唐英年

香港記者協會昨去信唐英年,對唐的「垃圾論」表示不滿,認為此舉是忽視民意的態度,促請唐撤回有關言論,否則「難以令人相信政府會以開放持平心態檢討事件」。記協亦關注官媒代替傳媒採訪的問題,擔心當局改變新聞採訪政策,該會要求約見唐英年討論有關問題。

至於記協要求約見被指是事件幕後黑手的警務處處長曾偉雄,記協稱,警察公共關係科曾聯絡過該會,表示有待曾偉雄本周末結束休假後才商議安排。

政務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表示,已接獲記協的函件,現正考慮有關要求。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趙應春昨表示,唐英年已答應下周三下午與該會代表見面,而與保安局局長李少光的會面,則有待李由北京返港後再作安排。趙應春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警方所指「核心保安區」的依據和執法準則隨意,令人擔憂是阻撓採訪的措施,該會與唐英年和李少光會面時,會商討有關安排的大原則。他說若未能達成共識,最終各傳媒機構或協議杯葛使用政府提供的片段,但此舉會削弱公眾知情權,不會輕易作決定。

特首撐警是「典範」

趙應春又認為政府趨向把越來越多的採訪活動,由政府新聞處拍攝,內容經過選取和剪輯的做法有問題,需要正視。他形容今次李克強訪港的採訪區安排是離譜,政府新聞處應設法安排傳媒採訪,而非把所有傳媒拒諸場外。

在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垃圾論」風波未息之際,行政長官曾蔭權昨出席粵港聯席會議後,力撐警方在李克強訪港期間的保安部署專業和適當,更是其他地方的「典範」,請社會以「平常心」看待是次保安部署。

曾蔭權承認,李克強的保安安排對市民在某方面帶來不便,希望市民諒解,安排一如既往進行了風險評估,亦有與個別機構溝通,取得平衡。他明白傳媒對今次採訪安排很不滿,期望傳媒體諒。



《華爾街日報》一篇文章,形容李克強將內地對言論自由的「零容忍」之風,帶來香港。

華爾街日報:
李克強內地作風帶來港

【本報訊】警方為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採取嚴密的保安措施,換來高官稱心滿意,卻賠上香港的國際形象。《華爾街日報》評論文章昨力數政府為保護李克強,不惜拘捕良民、阻截採訪,形容李克強將內地對言論自由的「零容忍」之風,帶入一向以法治、自由自居的香港。

文章指,警方保安安排並非保護李克強的人身安全,而是要確保李克強不會與示威者一同被攝入鏡頭。「或許這反映阿拉拍之春後(人民推倒突尼斯和埃及極權政府),北京患上被迫害妄想症,但李克強此行,將內地不能容忍言論自由之風,帶入法治和公民自由的香港,或許有香港示威者說得對,李克強訪問團是否只來看香港人拍手掌?」

「玷污」港大校慶

文章力數三日兩夜的訪問團何等擾民。它指出,當李克強家訪時,有身穿平反六四 T恤的市民黃健剛好經過,即時被警方強行拉走,警方更「警告」黃先生的女兒,指穿這件六四 T恤很離譜;黃健更被警方「翻舊賬」,指他未繳交衝紅燈罰款,及後被帶上法庭。

此外,警方「玷污」港大校慶活動,包括典禮期間,在會場外推倒示威學生,將學生趕出典禮進行的陸佑堂外,令校長徐立之要向學生道歉。文章續指,傳媒採訪李克強時亦受到諸多阻撓,最終令香港記者協會本月 20日發起遊行表達不滿:「警方的保安設計令記者無法正常工作,李克強發言時,記者更加被要求走入另一間房(收看直播)。」

卡達菲軍隊圍酒店 斷水斷糧 香港記者變肉盾 (《蘋果日報》,24/08/2011)


 36名記者被困的黎波里的里克索斯酒店,面臨斷水斷糧。路透社
 反抗軍與政府軍在首都激戰,相信是卡達菲藏身地的阿齊齊亞兵營附近傳出爆炸聲。美聯社
 鳳凰衛視三名職員滯留的黎波里酒店。
 央視記者史可為仍被困的黎波里酒店,但利比亞政府軍與反抗軍交戰範圍正向酒店逼近。
 年約 30歲的史可為(左)早前越洋向 28歲未婚妻張麗鸝求婚成功。互聯網
 酒店內華人記者均穿上印有電視台標誌的避彈衣,以表明記者身份。路透社
 這名外國記者被困在里克索斯酒店內,未知何時才能離開。美聯社

【本報訊】利比亞反抗軍攻入首都的黎波里,效忠「狂人」卡達菲的政府軍垂死掙扎,調動軍力包圍外國記者聚集的里克索斯( Rixos)酒店,圖以記者作人盾與反抗軍決一死戰。被困酒店的 36名記者猶如人質,包括五名中央電視台及鳳凰衛視記者,其中四人為港人。被困記者面臨斷水斷糧斷電還有戰火威脅,岌岌可危,昨向外求助。任職央視的港記史可為剛訂婚,只餘芝士充飢,他的未婚妻說:「家好擔心佢冇水冇糧食,隨時失去聯絡。」

記者:鄭啟源、馬志剛

外電報道,利比亞政府軍在酒店門外看守,外圍有狙擊手進駐,記者無法自由出入;有指卡達菲官邸有一秘密隧道直通酒店,政府軍包圍酒店與反抗軍激戰,無非利用記者作人盾,掩護此秘道。酒店外不時傳出槍炮爆炸聲,有流彈射入酒店,更有政府軍逃入酒店躲避。記者紛紛穿上避彈衣及鋼盔,又自製寫有「 TV」的白旗,並收集僅餘糧水,聚集酒店地牢。

史可為越洋求婚成功

被困酒店的五名中國人包括鳳凰衛視記者蔣曉峰、攝影師吳建明及工程人員鄧諒棠、央視記者史可為及女記者馮韵嫻。吳、鄧、史為港人,蔣從內地受僱來港,馮是內地人。馮韵嫻報道時指出,要以床褥遮窗擋流彈,與外界聯絡中斷,已陷入斷水斷糧困境。史可為昨早發出求助訊息,由於政府軍知道北約不會轟炸酒店,就將剩餘軍力調到酒店準備和反抗軍決戰,擔心最終酒店被攻陷出事。

史可為昨晚在央視電話直播報道,由於酒店相當接近政府軍營阿齊齊亞,遭到反抗軍攻擊,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仍會是交戰的主戰場,酒店外的戰鬥聲非常激烈,不時傳出密集炮火,感覺雙方就在酒店外 100米範圍內駁火,且戰鬥聲向酒店方向接近。酒店內 30多名記者全部聚集地牢,暫未有人受傷,但政府軍拒絕讓記者離開,五名中國記者已與中國駐利比亞參贊聯絡,對方指正研究各種方法,協助記者安全離開。

任職央視史可為年約 30歲,在香港大學畢業,曾先後任職《東方日報》、亞洲電視及深圳衛視,本月 14日在的黎波里越洋向女友張麗鸝求婚成功,準備年底結婚。張麗鸝說,昨晨 6時接獲史來電報平安,但其酒店內已斷水斷糧,只以芝士、牛奶等食物充飢,加上供電中斷,衛星電話電力用盡,「家好擔心佢冇水冇糧食,隨時失去聯絡」。

張麗鸝表示,史今次是第二次赴利比亞採訪, 3月尾曾逗留當地兩月,上月 4日再次出發,其間都能透過衛星電話聯繫。她稱,央視原安排史上周一經突尼斯返國,但來往突尼斯的道路遭反抗軍截斷,史被困的黎波里。酒店餐廳原本一直運作,但當地 21日晚,職員為記者安排「最後晚餐」後,反抗軍就攻入的黎波里,全酒店職員鳥獸散,利比亞政府從酒店撤走人員,改由軍人駐守。

曾接受戰地採訪訓練

鳳凰衛視發言人昨表示,派駐當地採訪的 3人員年約 30餘歲,全部有多年新聞工作經驗,蔣曉峰 07年加入鳳凰衛視前,曾長時間擔任駐伊拉克記者;鄧諒棠新近入職,曾任職亞視和 now新聞台;吳建明則入職鳳凰衛視八年。三人本月 11日出發,原定下月 9日返港,出發前曾接受戰地採訪訓練,也配備避彈衣、鋼盔及衞星電話。

每人各帶備的一箱即食麪,成為現時重要物資。三人已分別向家人報平安。鳳凰衛視稱已為三人購買適當保險,同時派出副台長呂寧思到當地斡旋。吳建明妻子昨透露,家人能與丈夫保持聯絡,昨多次接獲丈夫來電,得知丈夫暫未有危險,但求丈夫盡早回港團聚。

港府發言人表示,非常關注四名香港記者安全,入境處已聯繫有關人士,得悉他們現時人身安全,又透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中國駐當地大使館了解情況,提供協助。


五星酒店去年開幕

座落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市中心的里克索斯酒店( Rixos Al Nasr),是五星級豪華酒店,屬土耳其的里克索斯酒店集團所有,去年 3月才開幕。兩層高的酒店,主要由木材建成,外牆爬滿植物,四周也由園林包圍,並緊貼該市最大公園,綠意盎然。

酒店內有齊一般大酒店設施,包括室內泳池、餐廳、水療設施和購物中心。裝潢豪華的房間,全部設有露台,有 42吋等離子大電視,浴室設按摩浴池,住客更可享用免費網絡服務。


戰地採訪
「見到鏡頭以為係槍」


有曾親歷戰場的香港記者指出,要在槍林彈雨下自保,最重要「識執生」,攝影師的鏡頭更敏感,因易被誤為槍械,隨時變炮灰。記協呼籲記者保障自身安全,情況許可下進行採訪。

記者要清晰表明身份

本地女記者張翠容 99年採訪東帝汶爭取獨立期間,也曾被困酒店;當時有記者獨離酒店,被印尼民兵殺死,事後才被發現。張翠容昨日說,在戰火中採訪,記者應清晰表明身份,攝影師更要留意器材別太顯眼,「啲人見到鏡頭可能以為係槍……亦唔好追住影相」。

《蘋果日報》攝影記者曾顯華 80年代初任職通訊社,曾跟隨越軍追趕赤柬游擊隊至泰國邊境,也曾在泰軍南剿泰共戰場留下足迹,「雖然可能有地雷,不過軍人帶得我哋基本上都好安全,家利比亞局勢惡劣好多倍」。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正準備去信利比亞駐華大使,呼籲確保記者人身安全。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表示,受僱傳媒機構的記者往戰地工作,仍有保險公司受保,「只係嗰幾個記者保費會貴啲;如果冇其他幫襯,單為戰地記者買就未必有公司受保」。

《蘋果》記者

4港記者困利比亞酒店 恐斷水電糧 質疑被政府軍當「人盾」(《明報》,24/08/2011)


【明報專訊】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局勢惡化,令包括鳳凰衛視和中央電視台4名香港記者在內的30多名各地記者,被困於政府軍控制的里克索斯酒店(Rixos Hotel)內,面臨斷電斷水斷糧危機;其中中央台港記史可為懷疑,政府軍「把傳媒當成人盾」。

由於酒店外的槍擊炮火昨晚加劇,眾記者無法撤離之下,部分記者決定暫時遷到酒店地下室以策安全。

香港入境處發言人指出,獲悉4名港人記者滯留當地酒店後,已與眾人取得聯絡及得悉全部人安全,入境處已透過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提供一切可行協助。

無人受傷 入境處求助使館

里克索斯酒店附近昨晚傳來重型炮火聲,懷疑酒店附近的利比亞領袖卡扎菲根據地,即阿齊齊亞軍營爆發激戰。中央電視台記者史可為昨晚指同業們沒有受傷,大使館並正研究各種方法助他們離開;史可為昨午曾表示,政府軍聲稱在酒店附近已集結4000人,由於各地傳媒聚集在酒店,外界又料北約不會轟炸酒店,令史可為懷疑政府軍把傳媒當成人盾。他指酒店「電力時有時無……過去一日聽到很多槍炮聲,氣氛非常緊張」。

被困的近30名記者中,包括央視記者史可為、馮鲗嫻,以及鳳凰衛視記者蔣曉峰、吳建明及鄧諒棠,5人除蔣氏外,餘下4華人均為港人。其中在港大畢業、曾在《東方日報》及亞視等工作的史可為,在利比亞已工作100天。

據悉,史可為前晚起因酒店斷電,與香港女友聯絡一度中斷,引起女友及家人憂慮,遂向入境處求助。

卡扎菲二子現身 記者採訪軍營

雖然史可為在微博留言「相信很快就自由了!」,但他在facebook上載圖片顯示,眾記者如他都感憂慮,即使在酒店內,眾記者也已穿上避彈衣及頭盔。史可為及女拍檔馮鲗嫻則各遇驚險,像當地昨凌晨時分,一度傳被反對派捉走的卡扎菲二子賽義夫突然現身酒店闢謠,眾記者包括史可為遂穿著避彈衣,跟賽義夫到軍營採訪。

士兵衝入房 稱保護央視女記

同一時間,一名持長槍的政府士兵一度闖入記者房間,央視女記者馮鲗嫻質問士兵動機時,對方卻解釋只是想保護記者及確保其安全。馮鲗嫻是兩台記者唯一女將,表現冷靜,但她在報道中語帶無奈表示﹕「過去24小時,政府人員及酒店工作人員均已不知所終」、「擔心夜裏沒電力,這將會相當恐怖,因沒法充電,工作也難以進行」。

「很大壓力」 幸尋大量芝士

她指出,同業面臨無電無糧無水,像她的房間,只餘數個水果、餅及一些飲品,恐撐不了多天。她說﹕「酒店被軍隊重重包圍的這個困境……令記者的工作和心理都面對很大壓力。」不過,令記者稍為開懷的是,他們昨晚在酒店儲藏室發現了大量芝士。

鳳凰衛視昨發聲明指出,記者安危令人擔憂,因酒店現由親卡扎菲軍人持槍看守,酒店外也有狙擊手,記者無法自由出入。鳳凰衛視與中央台均已聯絡中國外交部,求透過外交手段保證在利比亞記者安全,鳳凰衛視呼籲交戰各方必須保證記者安全。

里克索斯酒店是的黎波里著名豪華酒店,過去半年是利比亞政府包括新聞部長向外發布消息的主要地點。BBC記者普賴斯(Matthew Price)稱,除記者外,連部分利比亞官員及家眷也下榻於此。但過去幾天卡扎菲的妻兒陸續執拾離開,後來連記者的翻譯員、酒店廚師等都悄悄離開。目前酒店仍被效忠卡扎菲的武裝人員包圍,外國傳媒形容這房租動輒要500美元一晚的五星級酒店,已變成一座可怕監獄。


19華人滯首都 使館安排撤離

【明報專訊】的黎波里目前有19名華人滯留,除了5名記者,其餘14人是中餐館和中資公司人員,當地中國使館稱,有5名華人正等待救援船靠岸後從海路撤往馬耳他,其他人則希望留守利比亞。一名使館人員說,將盡快安排想離開的華人撤走,並保證其餘同胞的安全。「我們都有這些人的手機號碼,每天保持聯繫。現在局勢緊張,幾小時就聯繫一次。」

定時報平安 部分人因投資留守

據中央電視台報道,救援船已經抵達的黎波里港口附近,但基於安全考慮並未靠岸,5名中國公民已經確認在首批登船名單之列,他們居住在離港口5公里的星期五市場附近。星期五市場已被反對派控制,但的黎波里碼頭仍由政府軍控制。

使館人員說,今年2月已開始安排華人離開,但部分人因在當地花了不少錢投資,不想走,寧寄望事態平息後繼續做生意。如今的黎波里唯一「不倒」的中國餐館「滿意得」仍有9名華人。老闆娘戴宋仙說,最大心願是利比亞戰亂快些結束。

(新華社/法制晚報)


危險地區採訪 應購額外保險

【明報專訊】4名香港記者被困利比亞酒店,令人再次關注新聞採訪安全。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稱,據了解,數名香港記者已有避彈衣等安全裝備,但記協認為同樣重要的是,傳媒機構應為遠赴危險地區採訪的記者購買額外保險,加強對記者及其家人的保障,但記協昨暫未能確定聘請4名香港記者的中央台或鳳凰衛視有否為記者加購保險。

麥燕庭稱,暫難評論當地記者應否撤退,但強調採訪最重要是先保障自身安全。鳳凰衛視發言人昨坦言,被困在Rixos酒店內的3名該台記者(兩人為港人),安危令人擔憂,但強調他們已獲避彈衣及頭盔等安全裝備,公司的資訊台副台長呂寧思昨更已啟程往當地協助。

本報昨未能聯絡上聘用另外兩名香港記者(包括史可為)的中央電視台回應,但消息指中央台及鳳凰衛視昨均已聯絡中國外交部,希望透過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確保記者安全。


五星酒店 政府記招場地

【明報專訊】里克索斯酒店(Rixos Hotel)是利比亞的黎波里著名五星級酒店,去年3月開幕,位於卡扎菲官邸附近,離國際機場只有10公里,位處市中心。酒店由土耳其公司興建,佔地約20萬方呎,有120間房,設備豪華,包括佔地甚廣的花園、SPA和室內泳池等。過去半年,酒店被視為政府向外發布消息的主要地點,新聞部長也多次在此召開記者會,外國記者與外國人也多下榻該酒店,貪其採訪方便。

近卡扎菲官邸 500美元一晚

BBC記者普賴斯(Matthew Price)說,採訪內戰的記者大都在這酒店留宿,因為相對安全,部分官員也下榻於此,有時他們會在酒店的餐廳和咖啡室與記者「吹風」,卡扎菲政府開記招也多選這兒,當局也會不時安排記者乘專車出訪。在政府軍佔上風時,記者儼如被軟禁,出外要事先通知,並會有一名政府官員和翻譯陪同。但在過去幾天,卡扎菲的妻兒陸續執拾細軟離開,後來連記者的翻譯員、酒店廚師等都悄悄離開。目前酒店仍被效忠卡扎菲的武裝人員包圍,記者不能自行外出。外國傳媒形容,這間房租動輒要500美元一晚的酒店,已變成「可怕的監獄」。

港記者困利比亞 (免費報章頭條,24/08/2011)


利比亞反對派久攻不下 香港記者恐變人盾

利比亞戰局未如外界想像般簡單,反對派部隊至今仍然在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與政府軍激戰,早前盛傳被捕的卡達菲二子賽義夫(Seif al-Islam),昨戲劇性地現身於的黎波里雷克索斯酒店(Rixos)粉碎傳言,聲言卡達菲仍然控制首都。雷克索斯酒店位於政府軍控制區域,目前有逾30名外國記者滯留,當中4人來自香港,他們正面對斷水斷糧威脅,更令人擔心的是該酒店被政府軍圍困,記者恐隨時成為「人盾」,情況非常危急。

的黎波里目前的主要「戰場」,是位於阿齊齊亞(Bab al-Azizia)軍營內的卡達菲官邸,是卡達菲可能藏身之所,而大批外國新聞工作者,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前線記者,入住的五星級雷克索斯酒店,正位於軍營附近。該批記者包括5名中央電視台及鳳凰衛視新聞部記者,其中4人為港人。據稱,反對派「革命軍」開入的黎波里後,於周日下午5時許包圍雷克索斯酒店,而酒店內則駐有政府軍,記者頓成「夾心人」。

槍聲連連 床褥變「隔音牆」

央視記者馮韻嫻表示,其酒店房間窗戶可看到軍營,距離不足100米,「可以聽到很強的槍聲在外面,為了可以獲取片刻的寧靜,我們已經把床墊挪到這個位置(窗邊),做一些遮擋。」馮韻嫻房內擺放著小量水果、牛奶、罐頭、汽水及餅乾等食物,「這些就是現在我們幾乎所有的食品……不知道可撐多少時間。」馮韻嫻並稱,酒店大堂本來24小時有保安人員駐守,但現已空無一人,工作人員亦已離開。

另一名央視記者史可為則稱,由於政府軍知道北約不會空襲酒店,因此把剩餘兵力調至該處,「酒店一直有拿著槍的政府軍人守著,讓我們感到很大壓力。」他稱,賽義夫昨天「到訪」後,酒店曾一度恢復供電,「大家把握這段時間工作,過了兩個小時以後,酒店還是回到漆黑一片。」至昨晚,酒店附近情況更趨緊張,史可為說︰「在房間裡聽到外面戰鬥的聲音非常激烈,一直聽到槍炮聲,距離酒店愈來愈近,好像只有100米左右,有開火箭炮也有開槍,現在媒體(記者)都準備好了,離開酒店房間,到地下的地窖。」而記者都將代表傳媒的「TV」字樣,貼在身穿的防彈衣上。鳳凰衛視亦有3名員工被困於雷克索斯酒店,包括特派記者蔣曉峰、攝影師吳建明及工程師鄧諒棠。該公司稱,酒店目前被持槍的政府軍看守,外面亦有狙擊手,記者無法自由出入,安危令人擔憂,強烈呼籲交戰各方保障記者安全,該公司已派出副台長到當地斡旋,並要求中國外交部協助。

即食麵成「戰略物資」

鳳凰衛視記者蔣曉峰雖已是第二次到的黎波里採訪,但今次卻被「軟禁」。他擔心,反對派及政府軍隊隨時會攻擊酒店,「發生意想不到的事件」。他表示,餐廳目前已人去樓空,更遑論有人為記者煮飯,「幸我們有先見之明,在香港出發時,每人帶來一箱即食麵,這成為我們的『戰略物資』。」攝影師吳建明則說,他在酒店連線及傳送片段期間經常處於逃難狀態,「經常有人來我們房間大叫『跑啦』,我們要穿著我們的防彈衣,背著重要的儀器,跑去酒店2樓的房間,那裡是很多媒體找到的、相對安全的地方,每天跑來跑去幾遍,因此感到很疲累。」首次踏足的黎波里的工程師鄧諒棠就感到「特別緊張」,他稱前晚聽到的槍聲及炮聲太厲害,只好將被鋪拖出走廊,在酒店走廊「打地鋪」休息。中國外交部表示高度重視有記者被圍困,正採取一切措施,保護當地華人安全。中國駐的黎波里大使館稱會盡各種方法,讓記者安全地離開酒店。本港入境處則對4名港人滯留在利比亞酒店,表示非常關注,稱知道他們目前安全,已透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中國駐當地大使館了解情況。



利比亞告急 酒店斷水糧 4港記 困戰場

利比亞局勢持續不穩,30多名派駐當地採訪的中、外記者,慘遭圍困在首都的黎波里一間酒店,包括中央電視台和鳳凰衛視的5名中國記者,當中4人是香港人;他們面臨缺水缺糧危機,情況緊急。本港入境處已經聯絡到4名香港記者,知悉他們暫時安全,強調會提供可行協助。

在的黎波里,反對派與政府軍爆發激戰。效忠領袖卡達菲的軍隊控制里克索斯(Rixos)酒店,軍人持槍看守,酒店外亦有狙擊手,氣氛緊張。30多名在酒店的中、外記者無法自由出入,更擔心安全受到威脅。記者把牀褥搬至窗口作遮擋,在過去數天已出現缺水缺糧危機,餘下的食物只有少量乾糧生果、數罐飲料、清水及罐頭等。酒店亦一度斷電,要靠蠟燭照明。

鳳凰衛視證實3名港人記者被困當地酒店,包括第2次到的黎波里採訪的蔣曉峰、攝影師吳建明和工程人員鄧諒棠。另外,中央電視台記者史可為是香港人,亦困於酒店內。其餘被圍困的記者,還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以及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國記者。

蔣曉峰指出,里克索斯酒店的餐廳已經人去樓空,沒有人給記者做飯,幸好他們從香港飛往利比亞時,每人帶了一箱即食麵,目前僅以即食麵度日。史可為(小圖)估計,利比亞政府軍知道北約戰機不會轟炸酒店,所以退守酒店周圍,質疑軍方以記者作人盾,又指不時可以聽到槍炮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的記者則報道,記者到酒店的貯存室找食物,僥倖發現數噸芝士,暫時解決缺糧問題。

鳳凰衛視要求保障記者安全

特區政府表示,非常關注4名香港記者被困的黎波里酒店的事件,入境處已透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中國駐當地大使館了解情況,並提供可行協助。入境處昨午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已與4名香港記者取得聯繫,知道他們暫時安全,酒店水、電及糧食方面亦無問題。

鳳凰衛視發出5點聲明,強調一直重視前線記者安全,已派出資訊台副台長呂寧思到當地斡旋,並與中國外交部保持密切溝通,要求保護記者的安全。

此外,記協透過facebook表示關注記者情況,史可為的太太表示,曾經接獲中央台來電,指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正在努力協商,爭取早點讓記者們平安離開。
 


港記四壯士 困戰火危城北非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槍炮聲響徹雲霄,反政府軍正與政府軍陷入浴血戰,究竟最終由人民奪權抑或獨裁狂人卡達菲血腥鎮壓成功,全球高度關注。深入戰區採訪的三十多名外國戰地記者,為世人帶來最新戰訊,當中包括一名中國和四名香港記者,全部被困在政府軍控制的一間酒店中,外面爆發激烈戰鬥,五名中港記者面對斷水斷糧的困境,身陷危城,生死未卜。

本港入境處表示,已跟身在利比亞的四名香港人取得聯繫,他們現時安全,處方正透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以及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了解各人的情況,並會提供協助。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採訪遇槍戰 記者舉白旗 (《明報》,23/08/2011)

當利比亞反對派攻入首都的黎波里時,遇到卡扎菲部隊反抗,雙方發生激烈槍戰,波及附近一間5星級酒店,內有大概有30多名記者下榻。當時酒店內的記者聽到槍炮聲,立即穿上避彈衣和鋼盔,又自製白旗,上面寫覑「TV」,表示自己是記者,避免遭炮火誤傷,但氣氛不算是太緊張。路透社的記者表示,所有人都想離開酒店,到城內報道最新戰,但由於酒店外的情危險,眾人都被迫留守在酒店。

李家超力撐李克強保安恰當 記協議員直揭陰謀 恐官媒代傳媒 (《蘋果日報》,23/08/2011)

 李家超昨以署理警務處長身份到離島區議會就封路措施解畫,遭多名區議員圍攻。凌樹輝攝
記協日前舉行「記者不可辱還我採訪權」大遊行,抗議採訪受阻撓。

【本報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警方「陰招」盡出阻撓傳媒採訪, now寬頻電視昨天書面投訴警方。署理警務處長李家超昨堅稱,李克強訪港保安規格與過往要人或元首訪港時一致。記協及議員批評李家超誤導市民,並憂慮政府以官媒取代傳媒發佈消息,奪走市民知情權,侵蝕香港新聞自由。

昨天, now去信特首辦、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警務處長曾偉雄及監警會,詳述遭警方阻撓採訪經過,指該台記者在麗港城拍攝穿六四 T恤市民被抬走時,遭疑似便衣按下鏡頭。該台另一記者採訪李克強探訪長者中心時,被安排 200米外拍攝,有便衣警員要求記者後退至 600米外,揚言若不肯就範將安排貨櫃車阻擋記者鏡頭。雙方同意 400米外拍攝,警員即搜查記者隨身物品。

傳媒首投訴警方打壓

「一哥」曾偉雄放假一周,署理警務處長李家超昨出席離島區區議會時,遭多名區議員圍攻,容詠嫦質疑警方過度使用警力,林有閒稱在經過灣仔區域法院時也遭警方阻止,「有好多警察,成條街得我一個人。連着(平反六四) T恤都唔畀,不如唔好畀人賣。」

李家超解釋,每逢要人訪港警方都評估風險,較高層次措施包括核實出入者身份及確保沒有爆炸品,「最高層次就需要『更高層次』嘅保安措施」,與希拉莉等外國政要訪港時安排一樣。李會後向傳媒重申尊重新聞自由,又指麗港城男子是牽涉罰款的通緝犯,拘捕非因其衣着。現場記者追問核心保安區的源起、欠交罰款的「危險性」何在,李即離場不回應。

希拉莉容許每場採訪

記協主席麥燕庭批評,政府新聞處把有限採訪位置預留給新華社和政府新聞處,以「官媒」取代傳媒,剝奪記者提問權利,批評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每場都有安排採訪」之說魚目混珠,麥又指首次有新聞機構投訴警方打壓新聞自由,「唔單止係警號,簡直係喪鐘。」麥燕庭曾向美國新聞處了解,發現希拉莉訪港的每個活動均容許記者場內採訪,質疑李家超誤導市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本周五將跟進事件,但未知政府及警方由誰代表出席。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趙應春期望本周與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會面,他要求當局沿用以往方式,每當環境所限不能容納大量記者,各新聞機構可以輪流採訪,而非由官媒自行剪輯統一發放給傳媒。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則建議傳媒主管拒絕使用官媒片段,向政府施壓。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傳媒憤怒了 300人上街 轟損新聞自由 (《成報》,21/08/2011)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受警方嚴密的保安影響,除香港大學有學生遭警方攔阻致跌倒外,亦掀起部分記者及攝影記者炮轟採訪期間受阻,例如遭個別警員阻擋拍攝,在採訪區被警員以安檢為由要求搜查銀包,甚至要當面數銀紙及的士收據。近300名現職及曾任新聞從業員、市民及社運人士昨天響應記者協會及攝影記者協會的呼籲參與遊行,由新政府總部遊行到警察總部,要求警方向新聞界道歉。
記者陳信熙、靜態組報道

針對記協等批評,政府消息昨天強調,非常重視新聞自由及明白記者採訪的需要,但受活動場地的空間所限,未能安排全部傳媒進場採訪。消息透露,在李克強訪港期間,由政府新聞處安排傳媒採訪的活動共有20項,當中11項是有邀請記者採訪;在這11項活動中,佔8項是公開給所有媒體派記者入場採訪,餘下3項則受場地空間所限,則由多家傳媒抽籤組成聯合採訪隊,訪攝後發放給其他傳媒機構使用及經政府新聞處系統發放。

此外,如國家十二五規劃論壇、港大校慶典禮等活動,則由香港電台提供現場電視訊號,即其他媒體可現場直播。(詳見表)

多項活動未有安排採訪

在昨天的遊行隊伍中,主要是現職新聞工作者,亦有包括離職的記者,例如前無綫記者柳俊江、前資深記者陳慧兒等;另尚有社運人士營運的網上電台記者,以及社運人士黎恩灝等,有自稱「市民」的年輕人更全身用黑布包着。

一行示威者穿上黑色T恤,於新政府總部遊行至灣仔警察總部。參與遊行的攝影記者於灣仔政府總部對開行人路,將相機放在地上,抗議警方打壓新聞自由。由於警方未有應記協要求,派出處長級警司接收請願信,故記協主席麥燕庭當場撕毀請願信。

警方發言人回應,一向尊重新聞自由和傳媒採訪的權利,警方已為傳媒設立採訪區,進入區域便要接受檢查,相信安排方便記者採訪,亦能保障政要安全;對於記協要求會面,警方稱會作出安排。

麥燕庭憂傳媒「喉舌化」

發起遊行的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連日來有前線新聞工作者反映,李克強訪港期間可予傳媒採訪的機會較過往少,政府更趨向以中央統一發放消息,以令傳媒「喉舌化」,即只能按官方稿文的方向及資料撰寫報道,限制新聞自由,「就算有發(短)片,都係經過政府刪減嘅片段,唔係事實嘅全部」。

對於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日前以英語發言,指每場李克強出席的活動均有安排傳媒採訪,並直斥所有違反表達自由或公民權利的批評「完全是垃圾」的說法,麥燕庭怒轟唐英年「講大話」,「佢(唐英年)而家係講緊大話,根本唔係每場活動都有安排傳媒採訪,佢嘅言論先至係垃圾!」。

政務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昨晚回應:「司長在昨日對傳媒的發言中明確指出,完全尊重傳媒的採訪自由。在是次領導人訪問行程中,政府通過安排公開採訪、聯合採訪、官方媒體採訪等各種方式,向公眾提供各項活動的資訊。司長理解部分人士對於這些採訪安排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亦尊重這些意見和看法。」

會員以新聞機構管理層為主的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昨亦發表聲明,指今次李克強採訪限制,空前嚴厲,希望下次有領導人到訪,政府同業界可以先就採訪安排達成共識。該會又指不同意唐英年所言的「垃圾論」。


「點解銀紙都要揭呢?」 質疑違反警察通例  

從來不會無的放矢!昨日本港出現近年罕有的記者大型示威遊行,參加的記者和攝影記者都身穿黑衣,手拉橫額,高呼口號,為的就是要表達對限制新聞自由的不滿。有份採訪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的多名記者,更現身說法道出警方的種種惡行,令人質疑警方採取的「保安」手法,已徹底違反《警察通例》中,警務人員須配合傳媒工作,以及不妨礙傳媒攝錄工作的條文。

神秘西裝男:整整佢

「now TV」新聞台記者梁卓麒憶述,李克強到藍田麗港城進行家訪當日,他與攝影師直擊身穿寫有「平反六四」字眼上衣的男子,被多名警員抬走的過程,但突然一名身穿西裝、胸扣襟章的男子,用手按住攝影機鏡頭近一分鐘,明顯阻撓有關的採訪。

「當時我聽到佢(西裝男子)講咗一句,話要:『整整佢』,我理解係可能要毀壞我哋嘅攝錄機,我哋不斷問佢係咩人,但都得唔到回覆!」梁卓麒續指,在場的警員似默許該名西裝男「施襲」,「我哋之後表明話要投訴佢(西裝男子),但佢無出示證件,之後我哋問附近嘅軍裝警員,問西裝男子係咩人同埋警員編號,但一直無人話我哋知!」

警方阻撓採訪的手法層出不窮,矛頭直指被喻為「鷹派」的警務處處長曾偉雄。香港電台記者伍立德稱,「佢哋(警方)依家唔同你(記者)講道理……曾偉雄上台之後,無論係大小動作,都好刁難記者」。

電台記者許超穎謂,「你話要保安理由要搜我袋,但係點解連銀包入面啲銀紙你都要揭呢?」她形容警方的搜身要求無理,「我希望警方檢討,究竟係咪要搜身!」

本報靜態組

李克強訪港 警阻撓驅趕 作風如公安 300記者怒吼 還我採訪權 (《蘋果日報》,21/08/2011)

逾 300名記者身穿黑衣,在新政府總部集合準備遊行。何柏佳攝
記者擋鏡頭,象徵警方阻止記者拍攝。區民傑攝
遊行人士在警察廣告牌前,高舉標語牌諷刺警方出賣人權。
麥燕庭不滿警方不派出處長級人員接信,即場將請願信撕毀拋棄。

【本報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三天,警方變公安,粗暴阻止採訪和侮辱記者,㩒低 NOW的攝影機;港台女記者腹部被女警用力推撞;新城記者被亂搜。逾 300名記者為捍衞言論自由,昨日上街怒吼「還我採訪權」,記協主席麥燕庭要求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向各界道歉,又批評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垃圾論」是睜眼說瞎話。但警方死不認錯,在場指揮官亦反口,只派警署警長接收請願信。記者:梁德倫、謝明明

今次遊行由記者協會和攝影記者協會發起,逾 300名身穿黑衣的記者昨日早上在添馬艦新政府總部外集合,經中信大廈、夏愨花園遊行至軍器廠街警察總部門外。參與遊行的記者沿途高叫口號:「記者不可辱,還我採訪權」、「封路封到離晒譜,記者乜都影唔到」、「拉記者,阻採訪,香港警察變公安」等,響徹政府及警察總部。

女記者曾被推撞腹部

遊行人士到達警察總部後,高呼曾偉雄「可恥」、「垃圾」,又齊齊做出拇指向下的手勢,表達對連日來遭警方不合理對待的不滿。記協主席麥燕庭讀出聲明,對本港自由人權開倒車表示憂慮。她又指,李克強訪港期間,公開讓傳媒採訪的機會比過往少,要等待政府新聞處和官方傳媒發放剪輯片段或稿件,絕非如唐英年前天所說所有活動都可採訪,「凸顯咗本港已經走向好似內地由中央統一發放訊息嘅趨勢」。

多名記者在採訪李克強活動時遇到諸多阻撓和侮辱,昨日齊聲訴苦。 NOW新聞記者梁卓麒在麗港城採訪一名穿六四 TEE被帶走的男子時,數名穿黑色西服、戴紅色襟章的男子即時阻止他們,更出手「㩒低」攝影機,卻不表露身份。港台記者陳妙玲當日同受粗暴對待,與另一行家在麗港城等候時,有穿黑色西服的疑似警察要求保安驅趕她們,當她們嘗試走近等候李克強的人群時,她被兩名貼身監視的女警阻止,更被女警以雙手推撞腹部。新城電台記者許超穎則在何文田長者中心採訪時,被帶至兩條街之外的採訪區中,警員搜查其身上物品,卻只着眼搜查銀包,「逐張銀紙睇,連的士單都唔放過,但係其他更有可能係攻擊性物品嘅嘢都唔理」。

高層不肯接信惹不滿

一班攝影記者在警察總部門外將相機及示威牌放在地上,象徵阻止拍攝就是阻礙市民知情權,「有相才有真相」。記協本來要求警方派出處長級人員接請願信,但警方只肯派出灣仔區指揮官接信,其後又變為由一名警署警長接信。麥燕庭即場將請願信撕毀,遊行人士其後和平散去。據悉,署理灣仔區指揮官歐陽照剛一直在場,未知為何不接信。

警方昨午發聲明表示,有責任確保政要訪港安全,已在一些活動地點的保安區內設立傳媒採訪區。警方會與傳媒保持溝通加強合作,並安排與記協會面討論。

至於日前發表「垃圾論」反駁批評的唐英年,其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昨日回應指,尊重傳媒採訪自由,通過安排公開採訪、聯合採訪、官方媒體採訪等各種方式,向公眾提供各項活動的資訊是正確的,唐英年理解部份人士對於採訪安排有不同意見。


團結一致  四大工會  首次齊集

攝影記者將相機放在地上,寓意有相才有真相。

香港記者歷來很少舉辦大型遊行活動,對上一次已是 09年。當年接連有記者在內地被屈藏毒,甚至有人被誣衊滋事挑釁被捕,引發近千名記者及市民到中聯辦請願。今次遊行矛頭直指香港警察,由動員到遊行,短短一天左右已如此踴躍,反映行內對警方的不滿情緒達至頂點。

趙應春斥唐英年垃圾論

今次遊行首次齊集本地四大傳媒工會參與,即發起遊行的記者協會及攝影記者協會,加上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以及首次以工會名義參加遊行的壹傳媒工會。四個傳媒工會團結在一起,聲討警方多番阻撓採訪。

之前未表態的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趙應春稱,協會不同意唐英年「垃圾論」,因事件關乎公眾知情權被限制,協會稍後會與政府交涉。至於唐英年稱李克強每場活動都「有畫面有內容」,趙應春指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發放活動訊息是政府新聞處,其身份是政府部門,負責傳遞政府訊息,與傳媒採訪是兩回事。《蘋果》記者


鷹派本色 邀功!一哥博上位

遊行人士把標語牌貼在警察總部門外。

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警方每天動員 3,000人採取前所未有的嚴密保安措施,令前線警員亦感奇怪。有資深警官相信,「鷹派」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想向國家領導人展示實力,見功立業,為仕途鋪路。可以預期,日後國家領導人訪港,警方會繼續採取類似內地公安的手法,限制傳媒採訪。

限制採訪陸續有來

多名前線警務人員均表示,今次李克強訪港,「我哋一律唔畀任何人士進出,坦白講,今次上頭咁緊張,對傳媒睇得咁緊,都係第一次,我哋都覺得奇怪」。有警隊高層稱,今次警方對李克強採取前所未有的嚴密保護,是基於各項風險,包括恐襲;由於近期疆獨分子在內地接連策動恐襲,內地執法當局十分緊張,本港警方需嚴密佈防。

不過,有認識曾偉雄的資深警官認為,今次警方嚴密佈防純粹是曾偉雄的個人意旨,曾偉雄想藉今次機會向國家領導人展示實力,為仕途再上一層樓鋪路,「佢覺得今次咁做,已經係成功咗」。該警官預期,日後國家領導人訪港,警方會繼續採取類似內地公安的手法,限制傳媒採訪。《蘋果》記者